-
枇杷叶膏来源与性状
枇杷叶膏来源与性状:【来源】为枇杷叶经加工制成的煎膏。 【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炮制】取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
查看详情 2025-10-29 -
神吸散功能主治
神吸散功能主治:【处方】鹅管石(火煅,好醋淬七次)3克、余粮石(火煅,醋淬七次)3克、粉草0.9克、枯白矾1.5克、石膏(煅)1.5克、款冬花1.5克。 【制法】上为细末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治新久咳嗽、哮吼、喘急。 用法用量】每次1克,至夜静食后坐片时,将药放纸上,以16厘米长竹筒...
查看详情 2025-10-29 -
青金汤处方与功能主治
青金汤处方与功能主治: 【别名】清金汤(《袖珍方》卷一)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处方】粟壳(蜜炒)15克、甘草(炙)15克、陈皮(去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炒)、阿胶(炒)、五味子、桑白皮(炒)、薏苡仁、紫苏、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30克,人参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查看详情 2025-10-10 -
长春散制法与用法用量
长春散制法与用法用量: 【处方】甘松3钱、诃子3钱、人参3钱、胆矾3钱、金丝矾3钱、青盐(别研、临时旋用)3钱、细辛5钱、百药煎5钱、川芎5钱、绿矾(醋烧7次)4钱、白芷4钱、白檀4钱、酸石榴皮4钱、五倍子1两、茯苓2钱、橡斗子30个(烧存性)、江茶、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乌髭...
查看详情 2025-10-10 -
陈漆丸处方
陈漆丸处方:【处方】陈漆2升(以绵绞去滓),大黄6两(为末),薏苡仁5两(为末),无灰酒5升,蔓菁子3升(为末)。 【制法】上先以清酒和蔓菁子末煎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不住手搅至半日许,滤去滓后,用银石器盛,重汤煮之,以竹篦子不住手搅一复时,后下陈漆、大黄、薏苡仁等末,更煮一复时,候药可丸,即丸如...
查看详情 2025-09-24 -
肝胃至宝丹方剂制法
肝胃至宝丹方剂制法:【处方】莱菔子(炒)2两、香附(炙)1两、橘皮1两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焦三仙1两、三棱(炒)1两、厚朴(炙)1两、莪术(炙)1两、槟榔1 两、枳壳(炒)8钱、白芍8钱、丹皮8钱、木香5钱、片黄姜5钱、旋覆花5钱、豆蔻仁5钱、川芎3钱、沉香3钱、丁香3钱、砂仁6钱、甘草2钱、赭...
查看详情 2025-09-24 -
百合散功能主治
百合散功能主治: 【处方】百合(蒸)、紫菀茸、贝母、白芍药、前胡、赤茯苓、桔梗(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治妊娠感受风热,咳嗽痰多,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
查看详情 2025-09-03 -
每日一练方剂学
1.理中丸除温中补虚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和中缓急B.降逆止呕C.降逆止痛D.养血通脉E.补气健脾解析:E。理中丸主要功用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或治疗阳虚失血证,表现为便血、吐血、...
查看详情 2025-08-18 -
贝母散处方与制法
贝母散处方与制法: 【处方】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北京张博士医考www...
查看详情 2025-08-07 -
【方剂歌诀】:祛湿剂-八正散
【考点精讲】组成: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炙甘草 木通 大黄各一斤 灯心适量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热淋。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混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方剂歌诀】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稍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趣味...
查看详情 2025-07-18 -
【方剂歌诀】:祛湿剂-三仁汤
【考点精讲】组成: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薏苡仁六钱 半夏五钱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方剂歌诀】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
查看详情 2025-07-18 -
【方剂歌诀】:祛湿剂-茵陈蒿汤
【考点精讲】组成: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阳黄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方剂歌诀】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趣...
查看详情 2025-07-18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柴胡在不同方剂中作用
小柴胡汤 透邪疏郁 逍遥散 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四逆散 疏肝解...
查看详情 2025-07-17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祛暑剂鉴别
香薷散: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 六一散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
查看详情 2025-07-17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皆用于肝火胁痛、口苦之症,同具清泻肝火之功 主治 主治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尚有降逆和胃之功,但无清利湿热之能,且泻火作用较之为弱 龙胆泻肝汤 :功用 ...
查看详情 2025-07-17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青蒿鳖甲汤与犀角地黄汤
青蒿鳖甲汤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犀角地黄汤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
查看详情 2025-07-17 -
“姜丝可乐”治疗流感?
而风热患者往往会有发热、出汗的症状,还会感到喉咙痛,且流黄涕、大便干结。此类病人建议选用辛凉的药物泡水喝,如菊花、金银花、板蓝根等冲水喝,或者吃些银翘解毒颗粒等中成药,对症施治。 让我们先看看“姜丝可乐”的基本制作方法:将新鲜的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小细丝,把煮锅洗净,放入一瓶可乐,同生姜丝一起...
查看详情 2025-07-11 -
方剂学|治法特点
分经论治九味羌活汤 辛凉平剂银翘散 辛凉轻剂桑菊饮 逆流挽舟败毒散 治痰先治气参苏饮 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大承气汤 疏肝解郁逍遥丸 透邪解郁四逆散 行气解郁越鞠丸 培土生金麦门冬汤、参苓白术散 火郁发之普济消毒饮、凉膈散、清胃散 扶土抑木完带汤 佐金平木,扶土制木一贯煎(北...
查看详情 2025-07-01 -
方剂学|代表方
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散、杏苏散、败毒散。 辛凉解表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加减葳蕤汤。 寒下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下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润下剂麻子仁丸、济川煎。 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调和肝脾剂四逆散、逍遥散...
查看详情 2025-07-01 -
方剂学|常用经方50首(带组成)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 姜枣+桑白皮 连翘 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
查看详情 2025-07-01 -
驱寒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雨水多,有关节炎的朋友们可就受罪了,腿脚不灵便、迈不出步怎么办?食疗调理的话,最值得推荐的驱寒补气血经典名方是出医圣自张仲景《金匮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沿用了2000多年,驱寒补血,效、味俱佳。 【组方】当归20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 【功效】驱寒温中补气血,关节炎患者、贫血的...
查看详情 2025-06-27 -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
查看详情 2025-06-27 -
润肠养胃第一方:四磨汤
四磨汤是宋朝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美名很快传遍长江中下游,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1000多年。 【组方...
查看详情 2025-06-27 -
每日一练——方剂学
1.理中丸除温中补虚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和中缓急B.降逆止呕C.降逆止痛D.养血通脉E.补气健脾解析:E。理中丸主要功用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或治疗阳虚失血证,表现为便血、吐血、...
查看详情 2025-06-26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