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将死的几种脉象......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真脏脉的特点是无胃、无神、无根。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素问·玉机真藏论》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阳,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
查看详情 2025-07-19 -
槟脉诊-滑脉诊男女的准确性多大
俺老师虽然切脉没看出男女,但这也不是他技术不行。脉诊二十八脉中有一种滑脉,会出现在有肺病,和食积的人身上,也会在孕妇身上出现。过去没有B超,没有验孕棒,就只靠中医切脉。过去中医界有种说法,男左女右,就是说如果是男孩,左手滑脉比右手滑脉明显,反之就是女孩。长期以...
查看详情 2025-07-19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望诊
考点点拨:五色主病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2.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3.黄色主虚证、湿证。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疼痛。「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详情 2025-07-17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燥邪犯肺证临床表现
【例题·A2型题】患者,女,26岁,近10日出现干咳少痰,胸痛,偶有痰中带血,口、唇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数。其证属A.风热犯肺证B.肺热炽盛证C.痰热壅肺证D.肺阴亏虚证E.燥邪犯肺证【答案】 E【解析】燥邪犯肺证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
查看详情 2025-07-17 -
绪论问诊部分试题
1.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 )A望色B诊舌C切脉D诊病E嗅气味2.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A《难经》B《脉经》C《中藏经》D《脉神章》E《濒湖脉学》3.《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其作者是:( )A李中梓B李东垣C施发D陈言E杜清碧4.曹炳章所著的舌诊专...
查看详情 2025-07-11 -
中医诊断公式大全
望神=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得神=精神好+双眼有神 少神=疲倦+迟钝+萎靡+不爱说话 失神=呆滞+郑声+意识模糊 假神=久病+突现好转+面色红妆+索食 中风=中老年+高血压+突然昏倒 痫=半身不遂既往病史+突然倒地+抽搐+双目上视 中经络=中老年+麻木+手脚失灵+神志尚可 中脏...
查看详情 2024-11-20 -
中医诊断学——综合笔试考点总结节选
该内容是中诊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1.小儿指纹淡白:见于脾虚、疳积,多因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充养脉络。 2.舌淡紫而湿润:阴寒内胜,或阳气虚衰所致寒凝血瘀。 3.舌紫红或绛紫而干枯少津:为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4.肿胀舌: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
查看详情 2023-06-25 -
问口味的临床意义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问口味的临床意义 口淡 患者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 多见于脾胃虚弱 口甜 患者自觉口中有甜味 多见于脾胃湿热、脾虚 口黏腻 患者自觉口中黏腻不爽 多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寒湿困脾 口酸 患者自觉口中有酸...
查看详情 2023-05-31 -
问食欲食量的临床意义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中医诊断学问食欲食量的内容 多食易饥,兼见口渴心烦,口臭便秘 多属胃火亢盛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 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 多属胃强脾弱 「张...
查看详情 2023-05-31 -
中医诊断学--脉诊
诊脉指法主要包括有选指、布指、运指三部分。1.选指 医生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诊察,指目是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是手指触觉较灵敏的部位。诊脉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齐即三指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呈45°左右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2.布指&n...
查看详情 2023-04-03 -
中医诊断学--脉诊
1.浮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2.散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助理不要求)3.芤脉常见于大量失血、伤阴之际。(助理不要求)4.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证。(助理不要求)5.沉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6.伏脉常...
查看详情 2023-04-03 -
风淫证
指风邪侵袭人体肌表、经络,卫外机能失常,表现出符合“风”性特征的证候。1.临床表现 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脉浮缓,苔薄白,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或为突发皮肤瘙痒、丘疹;或为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斜;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2.证候分析&nb...
查看详情 2023-01-10 -
中医实脉特征
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濒湖脉学》“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诊宗三昧》“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弦”。「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详情 2021-07-27 -
弦脉脉象特征
弦脉的脉象特征: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经》“按之如弓弦状”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脉诀刊误》“状若筝弦,从直中过,挺然于指下,曰弦”。《濒湖脉学》“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查看详情 2021-07-27 -
落叶型天疱疮诊断鉴别
落叶型天疱疮诊断鉴别: 皮损初发多在颜面、头部、胸部及背上方,皮损日渐扩大,逐渐遍及全身。皮损开始为小而松弛的水疱,疱壁薄,易破裂,破后形成浅在性糜烂面。以后水疱较少发生,主要以表皮浅分离和剥脱为特征。表面有叶状鳞痂,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基底潮红湿润。粘膜损害较少见,多呈浅在性糜烂面,症...
查看详情 2021-07-27 -
增殖型天疱疮诊断鉴别
增殖型天疱疮诊断鉴别: 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肛门、外阴、乳房下、脐窝等处。早期损害与寻常型相同但其特点为糜烂面上出现蕈状及乳头状增殖,周围绕有炎性红晕,表面结污秽厚痂,散发腥臭气味。周围常出现新水疱。粘膜损害与寻常型相同:尼氏征阳性。病严缓慢,自觉症状轻微,经过中常有长期缓解。 组织病理...
查看详情 2021-07-27 -
太阳蓄水证证候的分析
太阳蓄水证的证候: 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因膀胱气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又不能化气行水,所以出现烦渴,小便不利。水气上逆,停聚于胃,拒而不纳,故水入即吐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本证的特点是“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入则吐”。「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
查看详情 2021-07-27 -
气虚证概述
气虚证概述: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
查看详情 2020-12-01 -
心脉痹阻成因|表现
心脉痹阻成因|表现: 概念:是多种因素导致心脉闭塞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年高体弱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久病正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或内臂,时作时止。「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查看详情 2020-12-01 -
弦脉临床意义
弦脉临床意义: 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弦为肝脉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为气机不畅之象。 凡肝气胁痛、腹痛、冷痹、疝瘕、疟疾等多见弦脉。 《伤寒论》“脉弦者,必两胁拘急”。 《金匮要略》“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疟脉自弦”。 《内经》“...
查看详情 2020-12-01 -
燥淫的临床表现
燥淫的临床表现: 1、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喉痒,鼻塞,舌白而干,脉浮。 秋深初凉,西风肃杀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感之而成凉燥。 2、温燥:身热有汗,口渴,咽干,咳嗽,胸痛,甚者痰中带血,以及上气鼻干,舌干苔黄,脉象浮数。 久晴无雨,秋阳暴晒,感之而成温燥。「北京张博士医考w...
查看详情 2020-12-01 -
脐部疾患-中医诊断
脐部疾患是指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古代医籍对脐部疾患记载甚多,认为脐湿、脐疮、脐血发病与接生断脐不当有密切关系,脐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脐湿、脐疮西医学泛指...
查看详情 2020-09-10 -
气随血脱证证候
气随血脱证证候: 本证以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之症为辨证要点。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肢,则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则大汗淋漓;神随气散,神无所主,则为晕厥。血失气脱,正气大伤,舌体失养,则色淡,脉道先充而微细欲绝,阳气浮越外亡,脉见浮大而散,证情更为险恶北京张博...
查看详情 2020-09-10 -
中医疫疠证候分析
疫疠证候分析: 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或内伏膜原,表里分传,故病初即见恶寒发热俱重,疫毒迅速弥漫三焦,则致壮热,头身疼痛。瘟疫疠邪上攻,则见面红,舌红绛。若移浊疫邪上蒸于舌面,可致苔白如积粉,面色垢滞。热盛迫津外泄,故汗出量多。热扰神明,则见烦燥,重者神昏谵语。热极生风,筋脉拘急,可见四肢...
查看详情 2020-09-10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