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循环系统--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心血管疾病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等资料作出综合分析。
(一)症状?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水肿、晕厥,其他症状还包括咳嗽、头痛、头晕或眩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上述症状也见于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分析时要作出仔细的鉴别。
(二)体征?体征对诊断心血管疾病多数具特异性,尤其有助于诊断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常见体征如下。
1.视诊 主要观察一般情况、呼吸状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等),是否存在发绀、贫血、颈静脉怒张、水肿、心前区隆起、心尖和心前区异常搏动等。此外,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有助于诊断风湿热,两颧呈紫红色有助于诊断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高压,皮肤黏膜的瘀点、Osler结节、Janeway点等有助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杵状指(趾)有助于诊断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2.触诊 先全手掌,再小鱼际触诊,主要判断是否存在心尖搏动异常、有无震颤和心包摩擦感、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脉搏的异常变化、肝颈静脉反流征、肝脾大、下肢水肿等。
3.叩诊 采用轻叩确定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音由清变浊),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增大;先叩左界,后右界;从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右界需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
4.听诊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强度、心音分裂、心脏杂音、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肺部啰音、周围动脉的杂音和“枪击声”等。各听诊区听诊顺序为心尖区(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各种生化检查,包括血脂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心肌酶的测定;心力衰竭标志物脑钠肽的测定等。此外微生物和免疫学检查,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微生物培养、病毒核酸及抗体等检查;风湿性心脏病时有关链球菌抗体和炎症反应(如抗“O”、血沉、C反应蛋白)的检查。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