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引起的结肠病变及其后果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最为显著,这是由于成虫多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和痔上静脉的缘故。急性期,虫卵沉着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急性虫卵结节形成。肉眼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的病灶,直径约0.5~1cm。继之,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的浅表溃疡,虫卵可随之脱落入肠腔,在粪便中可查见虫卵。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痢疾样症状。
随着病变的发展,虫卵结节最后纤维化,虫卵也逐渐死亡及钙化。慢性期,由于虫卵的反复沉着,肠黏膜反复发生溃疡和肠壁纤维化,最终导致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甚至肠梗阻。由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虫卵难于排入肠腔,故晚期患者粪便中不易查见虫卵。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下一篇: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脏病变及其后果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