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受体后作用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膜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质分子,主要有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和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等。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基于第二信使学说,该学说认为:①携带调节信息的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中的特异受体结合;②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③在Mg2+存在的条件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变成cAMP;④cAMP作为第二信使,继续使胞质中无活性的蛋白激酶筹下游功能蛋白质逐级磷酸化,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物效应。
激素经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可产生核外效应和核内效应。核外效应主要为酶系的系列激活或抑制而调节特定代谢过程,如糖原的分解、脂肪的合成等;核内效应主要是调节基因转录,如通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介导和调控基因转录,生成新的功能蛋白等。激素经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后信息传递的级联反应,最终效应表现为对物质代谢、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等过程的调节。激素与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cGMP浓度的变化产生调节效应。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