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内婴儿的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甲状旁腺代偿不足,血钙下降而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用“低钙抽”来记忆: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最终导致手足抽搐等症状。
临床表现方面,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典型发作包括惊厥、手足抽搐和喉痉挛,其中手足抽搐是最典型的表现。此外,还有隐匿型发作,表现为低钙击面征、低钙束臂征和腓反射阳性。手足抽搐的特点是“助产士手、芭蕾足”,而喉痉挛则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可导致“一过性窒息”。
诊断公式: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冬季出生,未添加辅食+反复发作的无热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低钙击面征Chvostek、腓反射、低钙束臂征Trousseau(+)+血总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钙离子:低于1.0mmol/L(4mg/dl)+ 用钙剂治疗后抽搐停止,手足痉挛很快缓解
治疗原则是“先治标,后治本”,首先进行急救处理,包括迅速控制惊厥和喉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尽快进行钙剂治疗,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注射,但要注意注射速度,每日2-3次,直至症状缓解。最后,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代谢。
总的来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及时有效。医务人员需要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单选题】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
A.钙吸收代谢障碍
B.磷吸收代谢障碍
C.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D.维生素缺乏
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维生素D缺乏早期是甲状旁腺反应迟钝,PTH尚不能充分代偿,致使血磷正常而血钙降低。
因血中钙离子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相应症状。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 2.25~2.27mmol/L(9~11mg/dl),依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三者进行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