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1)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1)病人知识(误解):病人不理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不理解某些感染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导致用药中断或用药不足。医生应使其真正懂得自己的疾病特点以及用药目的、正确方式与持续时间,此类误解就会少得多。
2)病人健康信念(动力):医生需要帮助病人激发其遵守治疗计划的动机,其手段包括:与病人共同讨论其健康信念问题;共同设定短期目标,如通过维持服药和血压监测,让血压保持正常;制定副作用少的治疗和简单、方便的养生方法(如运动减肥或控制饮食等);与病人讨论药物种类选择、剂量大小、劳累和情绪控制等问题,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使其意识到自己在治疗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3)处方的特性(用药):药物的剂型、每日服用的次数、价格及其毒副作用等均会影响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药物的剂量与副作用是两个经常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不方便或需要改变病人生活方式的处方很难被病人接受,因此医生应避免开非必要的药物。如慢性病需要复杂的治疗方案,最好循序渐进,完成一个目标,再引进下一个目标。不少病人由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对此类病人需要精确地说明药物对其的主要好处与副作用的实际发生频率,不使其因噎废食。
4)经济因素和人际支持: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必须考虑,不仅药物,还包括看医生和实验室检查的花费是否太多,病人有无可能因为缺钱而不用或少用药、不看或少看病,这样他将会遭受许多其他方面的损失。如果病人了解这一点后,其遵医行为将会增强。在慢性病长期管理计划的落实方面,家庭和亲友提供的支持最具影响力。首先在情绪上,家庭本身的健康信念是否与医生一致,能否鼓励、提醒、监督病人遵医嘱?其次在信息上,是否同意医生的处置方法,并能向病人提供相应的健康知识?再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病人就医或执行医嘱所需要的人力、工具和经费能否全力保证?最后在生活方式或家庭环境改善上,能否配合医疗要求为病人的需要做出某种牺牲?因此医生的管理计划应将家属或亲友包括在内,争取他们共同参与长期治疗过程。
5)医患关系和医疗照顾方式: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平等互动能够加强病人的参与意识和遵医行为。当医生关心和尊重病人,对其病情和进展提供详细的资料,恳切地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并 病人与自己积极合作,以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时,病人就会有较好的合作行为。
同样,医疗机构和医疗过程如能向病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并让病人感受到整个医疗环境对他们康复的深切期待,也会有利于病人的合作。这体现在诊所环境的布局与布置是否科学并富有人情味、病人就医整个过程的方便与否、各类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是否得体、药物的配方剂型是否便于使用等一系列问题上,也包括一些方便病人的医疗、咨询、健康指导项目能否经常化地向病人提供等。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2)改善遵医行为的策略:包括:①医生方面:若发生不遵医做法,医生应引导其纠正不良行为。此外,医生应在指导病人行为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使之达到:第一,最重要的内容最先提供,因其最容易记住;第二,对于重要的内容必须强调2~3遍,使之易于回忆起来;第三,每次给予的内容尽量少些,便于记忆;第四,较复杂的内容应写在纸上或让病人复述,以保证其正确理解。②医疗行政方面:检查管理政策和教育目标,强调以“整体人”为服务对象,注意保护病人的权益。向医护人员提供医疗行为科学和人际交流训练,使医患间沟通顺畅。适当组织特定病人团体(如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协会等),加强医患间的整体交流和病人的自我教育等。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