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间接灸
1.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一般6~9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本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一般5~7壮。本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5~9壮。本法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4.隔附子饼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本法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