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散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助理不要求)
3.芤脉常见于大量失血、伤阴之际。(助理不要求)
4.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证。(助理不要求)
5.沉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
6.伏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患者。(助理不要求)
7.牢脉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积之实证。(助理不要求)
8.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9.缓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亦可见于正常人。
10.数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11.疾脉多见于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之证。(助理不要求)
12.虚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13.短脉多见于气虚或气郁。(助理不要求)
14.实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15.长脉常见于阳证、热证、实证,亦可见于平人。(助理不要求)
16.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17.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18.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困。
19.弱脉多见于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20.微脉多见于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21.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22.动脉常见于惊恐、疼痛等。(助理不要求)
23.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24.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25.紧脉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26.结脉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
27.代脉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等病证。
28.促脉多见于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