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考点——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考点——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25-08-01 08:52:45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在临床工作中,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此外,个体之间存在生长发育的差异。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体重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而身高则反映远期营养状况。头围反映神经系统和颅骨的发育情况,胸围则通过与头围的增长相比较来反映生长发育情况。在测量体格生长指标时,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增长规律和计算公式。


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3.25kg。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日内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下降原有体重的3%~9%,至7~10日恢复至出生体重。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是0~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7~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生后第二年1年体重增长2.5~3.5kg,2岁后到12岁前平均每年增长2kg。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50cm。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是0~6个月每月增长2.5cm,7~12个月每月增长1.5cm,13~24个月每月增长1cm,2岁到12岁平均每年增加6~7cm。


体重计算公式:


3~12月=(月龄+9)/2; 1~6岁=年龄×2+8 7~12岁=(年龄×7-5)/2


身高计算公式:


2~6岁=年龄×7+75


正常新生儿初生时头围:34cm;1岁时46cm;5岁时50cm。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


胸围计算公式:


2~12岁 胸围≈头围+年龄-1cm


头围和胸围的正常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上臂围和皮下脂肪厚度则可以用来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单选题】1岁左右小儿的脊柱形状是


A.直线


B.颈椎后凸


C.胸椎前凸


D.腰椎前凸


E.生理弯曲为韧带所固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个月小儿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第一个生理弯曲),6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个生理弯曲),1岁小儿站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第三个生理弯曲)。至6~7岁时这3个脊柱自然弯曲才随韧带的发育而固定。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