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知识点-茵陈蒿汤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 栀子 大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辨证要点】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
查看详情 2025-06-30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知识点-藿香正气散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苦桔梗 藿香 炙甘草 生姜 &...
查看详情 2025-06-30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知识点-眩晕的病因病机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眩晕的病因病机 一、眩晕的常见病因 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瘀血内阻。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 眩晕的基本病机是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本病的病位...
查看详情 2025-06-30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知识点-心悸的鉴别诊断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鉴别诊断 1.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怔忡:多...
查看详情 2025-06-30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知识点-哮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哮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哮病的诊断要点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可有家族哮病史。诱因有气候突变,环境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 2.呈反复发作性。 3.骤然发病,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喉中有明显哮鸣...
查看详情 2025-06-30 -
失眠第一方:酸枣仁汤
在没有安眠药的古代,人们是怎么治疗失眠症的呢?医圣张仲景就有一个千古名方——酸枣仁汤,调理失眠收效甚好。有歌诀道: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风如睡梦香甜。 【组方】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2025-06-27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犀角地黄汤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辨证要点】身热谵语,斑色紫黑,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深绛起刺,脉...
查看详情 2025-06-24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济川煎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济川煎 【组成】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便秘 【辨证要点】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
查看详情 2025-06-24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麻子仁丸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 芍药 杏仁 枳实 厚朴 大黄 (蜂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
查看详情 2025-06-24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温脾汤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温脾汤 【组成】大黄 芒硝 附子 干姜 当归 人参 甘草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冷积证 【辨证要点】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查看详情 2025-06-24 -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参苏饮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参苏饮 【组成】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
查看详情 2025-06-24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刺血拔罐法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刺血拔罐法的操作 1.施术者戴消毒手套。 2.将拟拔罐部位的皮肤常规消毒。 3.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刺出血。 4.在施术部位用闪火法拔罐,留罐5~15分钟后起罐。 5.起罐动作轻柔,避免污染周围。 ...
查看详情 2025-06-20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温针灸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温针灸的操作 1.针刺部位皮肤和术者双手常规消毒。 2.毫针直刺进针,行针得气。将针留在适当深度。 3.在针尾插套所备艾条段或搓捏艾绒,放置防护垫隔在艾条段与皮肤之间 4.点燃施灸,待艾条段或艾绒燃尽成灰,...
查看详情 2025-06-20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捻转泻法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捻转泻法操作 ①选择适宜毫针、常规消毒用具。 ②选择适宜体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③针刺部位皮肤和术者双手常规消毒。 ④进针,行针得气。 ⑤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用力为主。 ...
查看详情 2025-06-20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孔最、曲池定位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腧穴定位 孔最的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 曲池的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详情 2025-06-20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脉诊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诊查体检者脉象,叙述并演示操作方法,汇报诊查结果并说明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1.患者体位:嘱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
查看详情 2025-06-20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闪罐法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闪罐法的操作 1.用镊子夹出酒精棉球并点燃。 2.使燃火的酒精棉球在罐具内绕动1~3圈,将火退出。 3.迅速将罐扣在应吸拔的部位,再立即将罐起下。 4.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
查看详情 2025-06-19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隔姜灸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隔姜灸的操作 1.将姜片置于待灸部位,艾炷置于姜片中心,线香点燃艾炷尖端。 2.调适温度,若局部灼痛甚,可将姜片用镊子夹起,稍等片刻后重新放下再灸。 3.艾炷燃尽,移炷再灸。直至所需壮数(一般每处灸6~9壮。...
查看详情 2025-06-19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夹持进针法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夹持进针法的操作 ①选择适宜毫针、常规消毒用具。 ②选择适宜体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③针刺部位皮肤和术者双手常规消毒。 ④押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身下段,以针尖端露出3~5mm为宜,刺手拇、食、中三...
查看详情 2025-06-19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尺泽、少商定位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腧穴定位 尺泽的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少商的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详情 2025-06-19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腹部望诊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叙述并演示腹部望诊的操作方法。 1.观察腹部是否平坦,注意有无胀大、凹陷及局部膨隆。 2.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或有无异常。 3.观察腹壁有无青筋暴露、怒张及突起等。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
查看详情 2025-06-19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走罐法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走罐法的操作 1.在施术部位的皮肤或罐口涂上润滑剂。 2.将罐具吸拔于施术部位。 3.术者单手或双手握住罐体,在施术部位上下、左右往返推移。走罐时,可将罐口的前进侧的边缘稍抬起,另一侧边缘稍着力,以利于罐具的...
查看详情 2025-06-18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雀啄灸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雀啄灸的操作 1.选用纯艾条,将其一端点燃。 2.术者手持艾条的中上部,将艾条燃烧端对准施灸部位,像麻雀啄米样一上一下移动,使艾条燃烧端与皮肤的距离远近不一。 3.动作要均速,起落幅度应大小一致,反复操作。 ...
查看详情 2025-06-18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二站练习:舒张进针法的操作
该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舒张进针法的操作 ①选择适宜毫针、常规消毒用具。 ②选择适宜体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③针刺部位皮肤和术者双手常规消毒。 ④押手拇、食指或食、中指把针刺处皮肤轻轻撑开,使之紧绷。两指间的距离要适当。 ⑤刺...
查看详情 2025-06-18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