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综合 > 考研资料 > 肾气丸 用法简述
肾气丸 用法简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孟京 2017-04-04 21:41:44

肾气丸用法|主治|功效:

【方剂名】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薯蓣、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0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现代用法: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脉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本方诸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肾为水脏,内寓命门真火,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气化不利,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或水肿、痰饮、脚气;肾阳亏虚,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方用辛热的附子温壮元阳,辛温的桂枝北京张博士医考整理,温通阳气,二药相合,温肾助阳化气,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阳虚则阴不化,故重用于地黄滋补肾阴,用山茱萸、薯蓣(即山药)补肝脾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一阳一阴,阳得阴生则温而不燥,阴得阳化则滋而不腻。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方中补阳药少而滋阴药多,其立方之旨,在于“微微生火”,“少火生气”之义。方中佐以泽泻通调水道;茯苓健脾渗湿;牡丹皮清泻肝火。此三味寓泻于补,使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可能助湿敛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一是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二是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使用注意】本方性偏温热,对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使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不宜使用本方。吴仪洛称:“此亦为虚中夹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或右归饮。”(《成方切用》)

【附】

右归丸(《景岳全书》):大怀熟地黄八两(240g),山药炒四两(120g),山茱萸微炒三两(90g),枸杞微炒四两(120g),鹿角胶炒珠四两(120g),菟丝子制四两(120g),杜仲姜汤炒四两(120g),当归三两(90g),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60120g),制附子二两北京张博士医考整理,渐可加至五六两(6018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g,每日2次。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小便自遗,或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

本方系由肾气丸减去“三泻”,即泽泻、牡丹皮、茯苓,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方中集温补药与滋补药于一方,纯补无泻,故益肾壮阳之力颇著;补阳药与补阴药合用,则体现了“阴中求阳”的用药法则。为填精温阳之峻剂,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方歌】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理中丸主治简述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