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族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种以上,但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最常见,较轻,多数母为O型,子为A或B型,因自然界广泛存在A或B型抗原物质,故可第一胎发病。Rh血型不合在我国较少见,较重,主要见于母为Rh阴性,子为Rh阳性。Rh血型有六种抗原(C、c、D、d、E、e),其中以D抗原性最强,其次为E,临床上仅把与抗D血清呈阳性反应者称Rh阳性,反之为阴性,因此少数母亲Rh阳性者亦可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病,以抗E为多见。本病除因孕母曾接受过Rh血型不合的输血外,一般在第二胎发病,病情随胎次而加重。
由于母缺乏由父传给胎儿的血型抗原,此抗原可在孕期尤其在分娩时进入母体产生相应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使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遭破坏而发生血管外溶血。当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
(二)实验室检查与诊断(zydg-110-10)
1.产前检查 既往所生新生儿有中度黄疸和贫血或有死胎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检查。常规检测母、子血型,若母为O型或Rh阴性时应检查父亲血型。Rh血型不合者于妊娠12~16周,28~32周和36周时检查母血抗体,如滴度增高(>1︰32),宜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中胆红素浓度,进一步检测羊水胆红素浓度,增高即可确诊。同时测定羊水中的磷脂酰胆碱(L)和鞘磷脂(S)含量,了解胎儿肺成熟度,为决定分娩时间作参考。胎儿水肿及并发腹水时B型超声波检查可协助诊断。
2.产后检查
(1)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增多,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ABO溶血)。
(2)检查血型:母子血型不合(ABO血型及Rh血型检查)。
(3)血清胆红素测定: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重症者亦偶有结合胆红素增高。
(4)免疫学检查:生后3~7天内取血清做特异性免疫抗体检查(溶血三项试验):Rh溶血病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婴儿红细胞被血型抗体致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血型抗体存在,并进一步鉴别抗体类型,ABO溶血病因红细胞的抗体结合较少,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血清游离抗体阳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3.对重症黄疸患儿,一旦出现嗜睡、吸吮力弱、肌张力减低等即应考虑胆红素脑病的可能。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