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资格 > 儿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儿科主治-肝性脑病
儿科主治-肝性脑病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张雨 2025-07-15 18:15:09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肝性脑病 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涉及:

  1.氨中毒 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消化道是氨产生的主要部位,以非离子型氨(NH3)和离子型氨(NH4+)两种形式存在,当结肠内pH>6时,NH4+转为NH3,极易经肠黏膜弥散入血;pH<6时,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排泄。肝衰竭时,肝脏对门静脉输入NH3的代谢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能力明显减退,体循环血NH3水平升高;当有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NH3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进入体循环,血NH3增高。体循环NH3能透过血脑屏障,通过多方面干扰脑功能:①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②增加脑对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的摄取,它们对脑功能具有抑制作用;③脑内NH3升高,增加谷氨酰胺合成,神经元细胞肿胀,导致脑水肿;④NH3直接干扰脑神经电活动;⑤弥散入大脑的NH3可上调脑星形胶质细胞苯二氮?受体表达,促使氯离子内流,神经传导被抑制。

  2.假性神经递质 肝对肠源性酪胺和苯乙胺清除发生障碍,此两种胺进入脑组织,分别形成轻酪胺和苯乙醇胺,由于其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被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使脑细胞神经传导发生障碍。

  3.色氨酸 血液循环中色氨酸与清蛋白结合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肝病时清蛋白合成降低,血中游离色氨酸增多,通过血脑屏障后在大脑中代谢为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导致HE,尤其与早期睡眠方式及日夜节律改变有关。

  4.锰离子 由肝脏分泌入胆道的锰具有神经毒性,正常时经肠道排出。肝病时锰不能经胆道排出,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导致HE。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