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中医执业医师: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
中医执业医师: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马红燕 2025-11-18 09:38:01

  中医执业医师: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1、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少神即神气不足,是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3、失神即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

  精亏神衰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骨,动作艰难等。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竭。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邪盛神乱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4、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突然出现某些症状暂时“好转”的现象。是脏腑精气衰竭的表现。临床表现:如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清楚,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或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但却浮光外露,目睛直视;或久病面色晦暗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状等;或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等。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故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