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胸腺肿瘤
胸腺瘤是指起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是多发于前上纵隔的肿瘤。肉眼所见的胸腺瘤 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大小不一,肿瘤质地从软到韧不一,颜色多为深褐色或灰红色。大多数肿 瘤边缘界限清楚,但也有部分胸腺瘤浸润附近组织器官。临床上约 15% 的病人合并重症肌无力。反 之,重症肌无力病人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有些退化的残余胸腺内含有活跃的 生发中心,常迷走异位于气管前、甲状腺下极、肺门、心包、膈肌等处的脂肪组织内。胸腺因涉及人体 免疫功能,有些病症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改变有关。胸腺瘤早期可无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临床上 常表现为胸部钝痛、气短及咳嗽等症状。胸腺瘤可以发生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完全切除后有复发的 可能。但胸腺瘤作为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病人若进行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 治疗效果。胸腺癌和胸腺瘤同为胸腺上皮源性肿瘤,以鳞癌为主,也存在其他类型胸腺癌,恶性程度 较胸腺瘤高,常为侵袭性生长。
根据 WHO 分型,胸腺瘤可分为 A 型、AB 型、B 型。其中 A 型为髓质型,以梭形卵圆形肿瘤较为 常见,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较少。AB 型同时存在 A 型特征的局部小灶和富含淋巴细胞的局部小灶。B 型又可分为 3 个亚型:B1 型(富含淋巴细胞的胸腺瘤)、B2 型(在淋巴细胞背景中分布着肿瘤上皮细胞 的成分)和 B3 型(圆形或多角形,由中度异型性的上皮细胞组成,夹杂淋巴细胞和鳞状化生灶)。新的 WHO 分型已经将胸腺癌从胸腺瘤中独立出来,不再称为 C 型胸腺瘤。
胸腺瘤的分期包括 Masaoka 分期和 TNM 分期,目前临床上两种分期并行,由于既往 Masaoka 分 期应用较多,这里对此进行介绍。根据肿瘤侵及范围、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有无远处转移等,将 胸腺瘤分为 4 期。Ⅰ期为局限于胸腺内且未侵及包膜;Ⅱ期为侵及包膜或纵隔脂肪组织;Ⅲ期为侵犯 心包、大血管或肺实质;Ⅳ期为有远处转移。
手术是治疗胸腺瘤的主要方法。Ⅰ期胸腺瘤通常能完全切除,5 年生存率很高,达到 94.3%。而 且,手术切除后的胸腺瘤病人总的 5 年生存率也很高,达到 78%。对于Ⅱ期胸腺瘤病人,手术切除后 5 年生存率为 86.3%,10 年生存率为 75.4%。然而,对于Ⅲ期和Ⅳ期胸腺瘤病人,手术完全切除肿瘤的 可能性降低,5 年生存率分别降至 71.6% 和 39.4%,10 年生存率分别降至 56.6% 和 29.6%。对于晚期 病例,需要更综合的治疗策略,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影响胸腺瘤病人长期生存的 主要预后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和 Masaoka 分期。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