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为易于理解RTA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改变,先要复习肾脏在调节、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为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体液的酸碱状态必须稳定地维持于pH7.35~7.45之间。机体依赖以下几个系统以维持酸碱平衡:
1.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缓冲系统 此系统作用迅速(数秒内),能将强酸、强碱转为弱酸、弱碱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但最终仍需依赖肺的呼吸调节(呼出CO2)或肾排出固定酸或碱性物质以维持pH。
2.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即通过CO2排出的增减而调节H2CO3。当血中CO2分压增加,H2CO3浓度升高或pH降低时,延脑呼吸中枢受刺激而呼吸加深加快;于是体内H2CO3经碳酸酶迅速分解为CO2而经肺排出;当血中缺O2、CO2积聚、pH下降时,主动脉弓与颈动脉窦内化学感受器受刺激而反射性地刺激肺换气加强。在正常情况下,呼吸中枢的作用远比化学感受器反射力强。反之当血中PaCO2降低、血H2CO3或H+减少时,呼吸中枢受抑制而CO2排出减少。肺对酸碱平衡的这种调节可于数分钟内进行,但主要为通过可挥发酸之排出而调节。
3.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主要是通过排泄体内固定酸,即非挥发酸(由蛋白分解产生的磷酸、硫酸等)或过多的碱以维持血pH正常。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需数小时)但作用强且持久,其调节方式有以下几种:
(1)碳酸氢钠的重吸收:近端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85%的滤过的碳酸氢钠。
(2)排泄可滴定酸: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机体每天产生非挥发酸性产物在成人约1mmol/kg,小儿由于代谢活跃,每天2~3mmol/kg。尿中绝大部分可滴定酸是磷酸盐缓冲系统中的NaH2PO4,其次有醋酸、乳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等。远端肾小管分泌H+,与腔内的NaH2PO4中的Na+交换,生成NaH2PO4而排出体外,这样增加H+使尿液酸化。通过可滴定酸的排泄可占肾排酸量的1/3。
(3)生成和分泌氨:肾小管细胞能生成氨(NH3),弥散到小管滤液中与H+结合生成NH4+,再与滤液中的酸基结合成酸性铵盐,主要是NH4Cl,而帮助强酸盐排泄。肾排酸量的2/3通过这一方式完成。
(4)交换和排泌H+:主要是由排K+而调节H+的排出。
综上看出肾在酸碱平衡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