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理学、临床表现
【病理学】
1.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的病理过程 特点是破坏与修复常同时进行,故上述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也可以某一种变化为主,且三种病 理变化间可相互转化。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出现在结核病炎症初期阶段或病变恶化复发时,可表现 为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继之由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取代。增生为主的病变发生在机体抵抗力较强、 病变恢复阶段,表现为典型的结核结节,直径约为 0.1mm,数个结节融合后肉眼可见到。结核结节由 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组成,中间可出现干酪样坏死。大量上皮样细 胞互相聚集融合形成的多核巨细胞称为朗汉斯巨细胞。干酪样坏死为主的病变多在结核分枝杆菌毒 力强、感染菌量多、机体超敏反应增强、抵抗力低下等情况发生。干酪样坏死病变镜检时表现为红染、 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含脂质多,肉眼观察呈淡黄色,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 抗结核化学治疗问世前,结核病的病理转归特点为吸收愈合缓慢、病情多反 复恶化和播散。采用化学治疗后,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一些增 生病变或较小的干酪样坏死病变在化学治疗下也可吸收缩小逐渐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将病变包 围,形成散在的小硬结灶。未经化学治疗的干酪样坏死病变常发生液化坏死或形成空洞,含有大量结 核分枝杆菌的液化物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部位引起新病灶。经化学治疗后,干酪 样病变中的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被杀死,病变逐渐吸收缩小或形成钙化。
【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之处。
(一)?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咳嗽较轻,干咳或少 量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若合并支气管结核,表现为 刺激性咳嗽。约 1/3 的病人有咯血,多数病人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结核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为胸膜性胸痛。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病人。
2.全身症状 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 部分病人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育龄期女性病人可以有月经不调。
(二体征
多寡不一,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病变范围较小时,可以没有任何体征;渗出性 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则可以有肺实变体征。结核性胸膜炎时可出现胸腔积液体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望诊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 鸣音。少数病人可以有类似风湿热样表现,称为结核性风湿症。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常累及四肢大关节,在受累关节附近可见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间歇出现。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