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是由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及肺泡上皮细胞引起的肺间质及实质性 炎症。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个体均可罹患。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暴发或散发流行。病毒是成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除细菌外第二大常见病原体,大多可自愈。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如 SARS 冠状病 毒,H5N1、H1N1、H7N9 病毒等)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死亡率较高,成为公共卫生防御的重要疾病 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病毒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 病毒等。免疫抑制宿主为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易患疱疹病毒和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人可同时受一种以上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如金葡菌感染,免疫抑制宿 主还常继发真菌感染。病毒性肺炎主要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 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偶见黏膜接触传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 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感染,通常不伴气管支气管炎。
【病理】
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引起细支气管炎。感染可波及肺间质与肺泡而致肺炎。气道上皮广泛受损,黏膜发生溃疡,其上覆盖纤维蛋白被膜。单纯病毒性肺炎多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 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蛋白及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散距离增加。肺炎可为局 灶性或弥漫性,也可呈实变。部分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炎性介质释出,直接作用 于支气管平滑肌,致使支气管痉挛。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
【临床表现】
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症状通常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但起病较
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全身症状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
白色黏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嗜睡、精神
萎靡,甚至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或 ARDS 等并发症。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
者有呼吸浅速、心率增快、发绀、肺部干湿啰音。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