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学 高频考点
1.单纯疱疹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但不超过中线。
3.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16或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
4.多形性红斑累及皮肤和黏膜,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病损。
5.Ramsay-Hunt综合征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6.口腔念珠菌病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分为假膜型(新生儿最多见,又称鹅口疮或雪口病)、萎缩型、增殖型。
7.常见的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又称巨型荨麻疹)、药物过敏性口炎和多形性红斑。
8.药物引起超敏反应需要一定的潜伏期,特点是初次用药导致的发病一般需经4~20天的潜伏期后,才发生超敏反应。
9.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病损面覆盖黄色假膜,周边有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灼痛明显)和长短不一的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
10.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三型:轻型口疮、重型口疮(似弹坑样)、口炎型口疮(满天星)。
11.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症。
12.创伤性溃疡是由于物理性、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病因明确的黏膜损害。特点是溃疡形状规则,与刺激物形状相吻合,周围有炎症增生反应,黏膜水肿明显。
13.天疱疮病理特点是上皮内疱及棘层松解,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4.多形红斑:尼氏征、揭皮实验、棘层松解阴性,皮肤表现为靶形红斑。
15.激素是天疱疮的首选药物。
16.Ⅱ期梅毒患者颊部黏膜可出现梅毒斑,患者可同时伴有皮肤梅毒疹-玫瑰疹的出现。
17.口腔红斑好发于:舌腹(缘)、口底、口角区颊黏膜与软腭复合体。
18.盘状红斑狼疮:黏膜的特征损害为中央萎缩,外围为白色放射状条纹,边缘不规则但界限清楚。
19.艾滋病:由性传播(主要的传染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所有人群对HIV都是易感人群,但高危人群是指男同性恋者。
20.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黏膜表现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状白斑和Kaposi肉瘤。
21.哈钦森牙和桑葚牙是晚期先天梅毒的特征之一。
22.后天梅毒: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玫瑰疹)、三期梅毒(树胶肿)。
23.尼氏征阳性:用舌舔及黏膜或用棉签揉搓外观正常黏膜,黏膜表面出现水疱或血疱,或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
24.揭皮实验: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黏膜一并无痛性撕去,留下一鲜红创面。
25.探针试验阳性:在糜烂面边缘处将探针轻轻平行置入黏膜下方,可见探针无痛性伸入。
「国家医考网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