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临床执业医师-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执业医师-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大约有 200 种病毒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年人平均每年发病 2~4 次,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感染次数为 4~8 次。急性上感约有 70%~80%由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他还包括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 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吸烟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病、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损伤。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充血、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黏膜局部充血导致临床上出现鼻塞、咽喉疼痛,咽鼓管水肿导致听力障碍或诱发中耳炎。呼吸道上皮损伤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入血导致病人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