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1.病原体 流感病毒为RNA病毒。病毒表面有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根据核蛋白抗原性,可分甲、乙、丙三型,根据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抗原性,甲型流感病毒又分为不同亚型。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独特的和最显著的特征。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甲型流感病毒H有15种,N有9种。乙型流感病毒也易变异,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变异。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感大流行时无明显季节性,散发流行以冬、春季较多。病人以小儿与老年较多见。H5N1主要见于老年病人,H1N1主要见于儿童,H7N9主要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和慢阻肺的老年人。
2.发病机制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病毒颗粒人–人传播。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借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从细胞释放,再侵入其他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支气管肺炎改变。部分流感病人出现重症肺炎表现,甚至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全科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
下一篇:儿科主治-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