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知识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知识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25-07-21 10:00:46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攻击并损伤食管黏膜两方面问题。


首先,抗反流防御机制的减弱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机制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以及食管黏膜抵抗反流物损伤的能力。抗反流屏障主要由下食管括约肌(LES)等结构组成,正常情况下LES的静息压为10~30mmHg,维持着抗反流功能。然而,多种因素如食物、药物、腹内压增高等都可能导致LES静息压下降,从而减弱抗反流屏障功能。此外,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和食管裂孔疝也会影响抗反流屏障的功能。


其次,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也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主要的攻击物质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中的非结合胆盐和胰酶等。这些物质会损伤食管黏膜,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导致炎症和损伤。长期吸烟、饮酒以及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也可能削弱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食管黏膜受损的风险。


在临床表现方面,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包括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食管症状主要包括典型的反流、烧心症状,对GER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食管外症状则包括咽喉部和呼吸道症状、口腔溃疡及龋齿,以及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方面,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以及Barrett食管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这一常见疾病至关重要。在预防方面,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如少食多餐、睡前不进食、床头抬高、避免增加腹内压等,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是


A 反酸、烧心


B 胸骨后痛


C 吞咽困难


D 上腹痛


E 上消化道出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其中典型症状指反酸、烧心;非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


上述规定即体现了该内容。


「北京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