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脑出血
二、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为50~70岁,脑出血多发生在未系统治疗或血压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酒后、气候变化等情况下发病。大多数病例无预兆,数分钟至数小时症状可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及量不同而异,重症者可突感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昏迷。发病时往往有血压明显升高,临床表现轻重差别很大,主要取决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是判断病情的主要指标。
1.基底节区出血 为脑出血最常见类型,约占60%~70%。其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中壳核出血最多,约占脑出血的60%,丘脑出血占10%,尾状核及带状核等出血少见。
(1)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所致。表现突发的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同向性偏盲“三偏”综合征,双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出血可有失语。小量出血可仅有轻偏瘫和轻度感觉障碍,与腔隙性梗死不易区分。
(2)丘脑出血(内囊内侧型):一般病情较严重,中到大量出血时出现昏迷和对侧肢体的偏瘫症状;血液进入下丘脑可引起以下典型的眼征:凝视鼻尖或上视不能、眼球会聚障碍,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等。
(3)壳核与丘脑混合型出血:临床表现类似于丘脑出血。
2.脑桥出血 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位于脑桥基底与被盖部之间。一侧少量的脑桥出血(直径在1.0cm以下)可无意识障碍,表现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或核间性眼肌麻痹。
多数出血(>5ml)累及脑桥双侧,患者迅速出现深度昏迷,出现中枢性高热、双瞳针尖样缩小和四肢瘫痪三种特征性体征,此外还会有呕吐咖啡样物、中枢性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去大脑强直发作等,常在1~2日内死亡。
3.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发病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疼痛,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周围性面瘫,颈项强直等。无肢体瘫痪为常见特点;出血重者,血液直接进入第四脑室,使致颅内压明显升高,昏迷加深,极易发生枕骨大孔疝死亡。
4.脑室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由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流入脑室内所致,小量脑室出血时仅有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完全恢复。大量脑室出血常起病急骤,迅速出现昏迷、频繁呕吐、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大脑强直发作等,预后不良。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