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一)代偿期 症状缺乏特异性,可有乏力、腹胀、纳差等,多呈间歇性,休息及助消化的药物可缓解。肝脏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呈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较差,消瘦、乏力、体重下降,面色晦暗(肝病面容),舌质红、光剥(肝舌),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肝细胞进行性或广泛坏死及肝衰竭时,黄疸持续加重,多系肝细胞性黄疸。
(2)消化系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原因:①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②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③胆盐及酶分泌减少;④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腹水和脾大加重消化系统症状。
(3)出血和贫血:可有牙龈、皮肤、胃肠出血等。原因:①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主要为Ⅱ、Ⅶ、Ⅸ、X因子);②血小板质和量异常;③毛细血管脆性增加;④DIC。贫血表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偶见巨幼细胞性贫血。原因:失血、脾亢、造血原料不足(铁及叶酸)、血容量增加的稀释作用和溶血。
(4)内分泌系统紊乱:主要有雌激素增加和雄激素减少,有时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减少。在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男乳女化,女性有月经失调等。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现,均与雌激素增多有关。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重要原料的胆固醇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不足;循环中内毒素和促炎因子水平增加,促皮质素释放因子受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病人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面色黑黄,晦暗无光,称肝病面容。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钠、水潴留。肝硬化病人血清总T3、游离T3降低,游离T4正常或偏高,严重者T4也降低,这些改变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肝硬化时可并发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其特点为:高血糖、糖耐量异常、轻度糖尿、高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血症、外周胰岛素抵抗等。
2.门静脉高压症
(1)脾大:脾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脾因长期淤血而出现轻、中度肿大,多伴有三系减少,称之为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当门静脉压力超过1.96kPa时,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与腔静脉系统之间建立侧支循环。
1)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系统的胃冠状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处,与腔静脉系统的食管静脉、奇静脉相吻合,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曲张静脉管壁薄弱、缺乏弹性收缩,难以止血,死亡率高。
2)腹壁静脉曲张:出生后闭合的脐静脉与脐旁静脉在门静脉高压时重新开放及增殖,分别进入上、下腔静脉;脐周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多呈放射状流向脐上及脐下。
3)痔静脉扩张: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门静脉,其在直肠下段与腔静脉系统骼内静脉的直肠中、下静脉相吻合,形成痔静脉曲张。部分病人因痔疮出血而发现肝硬化。
4)腹膜后静脉丛侧支建立:腹膜后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有许多细小分支,称之Retzius静脉。
(3)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其形成原因为钠、水过量潴留,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门脉压力升高(>2.94kPa);②低白蛋白血症(<30g/L);③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入腹腔;④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加;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肾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前列腺素、心房肽等活性降低,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部分患者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肌裂隙或肠淋巴管进入胸腔所致。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