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考试指南 > 医学考研复试-三无考生如何应对
医学考研复试-三无考生如何应对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吴凡 2025-05-16 10:30:27
复试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量,关系到方方面面,因此大家肯定会对自己的一些弱项表示担心。

首先划重点!!!无科研、英语6级分数不高或者没过、本科绩点不高或者挂过科、没有获奖荣誉等,这些经历都是没办法模糊的,因为资格审查的时候会上传成绩单、四六级证明等。所以大家要做的就是坦率承认,然后说一下后面的补救措施或者未来的学习打算来证明自己的科研潜力、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

一、“无科研”

(一)对复试影响大吗?

对专硕来说,科研不怎么影响复试,有是加分项,没有不算减分项。对学硕来说,自然更重要一些。但是不管怎样,要知道本科生很难有亮眼的科研的,那些发了高分文章的学霸们要么已经保研了,就算考研也不在我们的竞争范畴里。

对于有高分核心文章产出或者在大创等比赛中拿到好的名次的同学来说,这种科研经历肯定是很亮眼的,对复试肯定是有加成作用的。

其实你参加过比赛即使没有拿到名次的这个经历、去过的实验室,以及本科上课时做过的项目设计、探索性实验、综述写作,甚至本科实验课学到的分子技能,都算是你的科研经历。再加上我们可以补充的一些:文献查找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科研软件工具的使用,甚至是未来对科研的积极规划这样算下来,已经没有同学觉得自己是科研经历空白了吧。

(二)复试科研相关准备:
重点!!!一定要自己熟悉项目的所有流程,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回答,千万不能在面试老师提问的时候一问三不知!会很减分!只要不过分夸大,无中生有即可。
1.项目、比赛、文章
你可能发过文章或者比赛获奖,但是参加过比赛即使没有拿到名次的这个经历、以及本科上课时做过的项目设计、探索性实验都可以写在简历上,也都要做好被问到的准备。常见问题有介绍项目的主要内容(回答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在该项目中负责的内容(可以说自己作为全程负责人带领这个项目,在前期立题和标书撰写、中期工作、后期数据分析和文章撰写中负责了哪些工作,学到了哪些东西);项目相关的细节问题(包括选题思路、疾病概念定义、研究设计的细节、创新性和可行性、不足之处、遇到的困难、收获等。)
2.科研能力
包括去过的实验室,本科实验课学到的分子技能文献查找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科研软件工具的使用等。重点就是在简历上写清楚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然后提前复习好就可以了
3.完全无比赛或实验室经历
如果你完全没有比赛或实验室经历,虽然在其他本科课程科研内容或者速成的一些技能加持下不算科研经历完全空白,但也有可能会被面试老师问到“本科没有参加过比赛或者去过实验室的经历吗?”这个时候也不要慌,可以按“承认不足+目前的学习+未来规划”这一思路回答。大方承认确实没有科研经历,并且已经认识到自己存在这方面不足,然后举一些具体例子,比如在积极阅读英文文献、掌握了文献查找等基本技能,然后表达研究生阶段愿意更努力弥补这一不足的规划。

(三)复试常见科研问题:
【科研项目】
1)在该项目中负责的内容是什么?
2)怎么确定这个选题的?
3)介绍一下项目的主要内容?
4)提问项目相关的细节问题(包括选题思路、疾病概念定义、研究设计的细节、创新性和可行性、不足之处、遇到的困难、收获等。)
【科研技能】(大多是你简历中提到的掌握技能)
1)你会哪些统计学工具?
2)某个实验室分子技能步骤是什么?
3)你现在能阅读英文文献吗?
4)你会文献筛选吗?
5)Meta分析中的.....?
【科研态度】
1)你如何平衡临床工作与科研任务?
2)你认为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科研前沿】
1)你对XX科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怎么看?
2)你知道有关xx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有什么吗?

(四)复试前可以速成的科研技能
1.学科前沿知识
学科前沿知识是一个面试很常见的问题。我们在准备室可以针对报考导师、报考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学科常见疾病的最新指南、最新的治疗方法等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了解。
(1)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面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专业课的角度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要有所了解和学习,很多考官都会问及相关的问题,所以可以提前通过公号来学习:推荐BioArtMED;柳叶刀TheLancet;IMedicines;建议大家也关注自己意向导师所在科室和医院的官方公号
(2)科研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指南:可以搜索你这个专业的顶刊,然后利用researcher(app)订阅这些期刊或者关注相关期刊的科普公号,来了解最新进展。
2.文献查找、筛选与阅读
(1)文献查找:
①PubMed:最常用的数据库,几乎所有的医学领域都有覆盖,适合查找临床和基础医学的前沿文献。可以利用MeSH(医学主题词)进行精准搜索,避免信息冗余。
②Google Scholar:覆盖面广,搜索灵活,适合查找跨学科的相关文献,尤其是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可以定期设置提醒,来及时关注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③CNKI与万方:中文医学文献的重要来源,适合查找国内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沿。
(2)文献筛选:选择近5年内的文献,然后可以通过“期刊影响因子、作者资质、文章引用次数等”来判断文献的质量。比如pubmed上有easypubmed插件可以查看影响因子。
(3)文献阅读:常规的软件有Endnote、Zotero等都可以对文献进行翻译、归纳、做笔记,很方便,可以学起来。
3.实验室技能
主要是大家在实验室课题组和本科期间上课学过的分子技能(比如PCR、ELISA等),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小鼠灌胃、采血等)系统复习一遍,掌握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用途等。
4.入门科研软件工具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可以速成的医学研究常见软件工具。具体教程可以在平台搜索一下,都有很多的。
(1)Spss:这是属于医学研究中比较简单的统计工具,基本两周左右就可以学得差不多。spss虽然属于比较简单的一个统计工具,但是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只是说相较于Python、r语言那些没有那么便捷。面试老师了解到你会使用spss,肯定是很开心的。
(2)Python:这是现在非常火的编程语言,它入门也是比较容易,基本也是两周就可以能够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
(3)r语言:这是应用最多的统计语言。这个入门稍微难一点,好处是相较spss比较便捷,有现成的工具包,学会了之后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拿来用。建议优先spss,其次Python,最后再学r语言。
(4)Meta分析:这里主要是掌握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质量评价,会做三金图和漏斗图。是方法论,即使没有成果也没关系。
(5)作图工具:比如PS、AI,还有GitMind等思维导图工具,也都很好上手。
另外,还可以研究一下意向导师的文章,看看里面有什么步骤可以复刻出来,然后老师问到有关这些科研技能的时候,你就可以回答“我掌握了什么什么技能,同时我读了您的什么文章里面的什么图或者什么统计方法,我都可以做出来”,大家不要觉得太过功利性,老师只会觉得你认真积极。
二、“六级没过或者分数不高”
(一)对复试影响大吗?
研究生阶段,导师关注英文水平,实际上就是关注你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如果六级没过,但是考研英一成绩高于75分以上就完全不是问题。如果考研英语成绩也不高,那就在英语自我介绍和医学文献翻译上多下功夫,把口语练起来,把专业词汇背起来,这都是可以弥补的办法。当面试老师问起来为什么六级没过时,要坦率回答,然后表达自己会继续努力学习英语和专业英语,争取早日通过6级,同时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二)复试英语准备
1.英文自我介绍准备
自我介绍最好中英文两个版本都要准备。自我介绍一般在2-3min,要背得非常流利,形成肌肉记忆那种,但是背得不能太快,起码要让老师听清楚。要避免语法错误和读音错误。部分学校还可以制作PPT来展示,这个最好问一下学长学姐,有没有这种先例。PPT也最好是英文版。
自我介绍一定要结合自身经历,可以参考模板的结构,但是千万不要过分套用模板,以防老师听到过太多相似的,变成减分项。因为时间有限,内容要尽量能展示自己的优点。
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个人信息:重点是你的学历背景、科研实践的经历、兴趣爱好等等,挑选自己的优势项,要尽量客观真实地去介绍,不要过分套用模板。
(2)选择这个医院科室的原因:可以从医院科室实力、自己的实习经历、对这个科室的了解等方面说。如果是没有细分专业面试,比如普外面试,也可以在自我介绍中表达自己对目标专业的喜爱。
(3)未来研究生的规划:一定要说得坚定!向老师展示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2.医学专业英语准备
大部分学校都是面试英语,但不排除有些学校需要进行英语笔试。对专业英语的考核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常见疾病的治疗;医学英文片段的翻译(中译英或者英译中),片段可能来自自己报考导师、科室或者热门高分文献、相关专业英文书籍、公号或其他来源的科普文章。所以对于医学英语知识的准备一定要提前且充分!
(1)医学基础词汇和短语的积累
时间紧迫的话可以学习人卫教材附录的英文单词,包含了大多数医学名词的中英文对照。时间充裕还可以学习《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影像学》涉及到相关科室的词汇。
(2)常见疾病积累
从临床思维的角度对医学专业英语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可以对重要的医学词汇进行名词解释。但针对每一个科室的疾病种类不多,仅有特别重要或常见的疾病。
(3)听力和口语练习
专业问题通常会要求你用英文描述一个简单的理论或解释一个术语。例如:“Please describe the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in Acute Pancreatitis”(请描述急性胰腺炎的?术指征)。在医学专业的复试面试中,这类让你用英语解释某个医学术语或者描述一个医学现象的问题是很常见的。想要应对这类问题,你需要熟悉自己专业的英文术语,尤其是涉及到你的“大创课题”或其他相关学术研究的内容,一定要确保你能用英语清晰地表述。
(4)医学英文片段翻译
英文片段翻译一般会随机抽取,范围很广,可能是常见疾病的诊治、相关学科的前沿进展,或者报考导师发表论文或高分文章的引言或者讨论,一般都可以翻译个七八分,主要对重点单词的翻译准确就可以了。考生在面试前可以阅读最新的医学期刊,提前了解英文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如果涉及具体疾病和病例分析,也可以阅读英文病理报告,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理解能力。此外,也可能会让你阅读完片段并翻译后,让你用英文回答文章的主题等。
3.英语日常口语
大部分院校面试时,老师会提一些简单问题让你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到家乡、家庭、兴趣爱好、优缺点、过往经历、报考动机、未来规划等。所以,建议大家提前上网查找一些复试高频常见问题,整理好答案并进行练习。心里有大概的答案或者自己建一个回答模板就差不多能应对了。一定要注意逻辑性,不要想一句说一句,在回答之前可以思考一下,或者先回答Thanks for your question之类的拖延一下时间。
(三)常见英文问题
【文献翻译】
1)朗读英文文献片断并翻译、
2)阅读文献片段后用英文回答文章的主题
【专业英语】
1)请用英文作答专业课问题(如介绍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或治疗?)
2)如何平衡科研与临床。
3)专业前沿热点问题
【日常英语问题】
英语六级多少分?
考研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讲讲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你擅长什么运动?
你的优缺点是什么?
介绍你的家庭
介绍你的家乡
你遇到过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
结合简历中相关的事例来印证,可以让答案既真实又有记忆点。在临床医学的复试中,体现这些品质与医学领域的契合度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三、“本科成绩不好或挂过科”

(一)对复试影响大吗?
本科挂过科对复试影响很小,但是老师问到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回答,比如首先坦率承认自己确实挂科了,然后解释一下挂科的原因(比如主观原因:自己当时没有认识到专业课的难度,导致学的不好;客观原因:疫情等等),然后切记切记一定要跟老师解释自己后面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要让老师知道你虽然有问题,但是你反思了,也想了解决办法,尽可能挽救你在老师心中的形象。
(二)复试专业课准备:
1.笔试和面试专业课准备
专业课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的考察,都是以大题为主,因此相较于初试准备,复试的全面记忆就更重要了。可以先把每点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再扩句。一般都是按点给分,所以只要关键词写出来,扩句写得大差不差,拿分是没问题的。
大家首先要把握好笔试部分,这是复试中最公平公正的一部分成绩。最好可以找到真题,没有真题也没关系,毕竟重点就是那些,大家本科还有考研初试都考过,逐个准备就好了。
面试专业课知识提问时,老师关注的不只有答案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有没有临床思维。这个就体现在答案是否按照诊疗流程以及器官系统来回答。比如你回答临床表现的时候可以按照器官系统分类回答,可以根据症状和体征来分类回答。再比如回答治疗原则时,要按照关注基本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依次回答。
推荐大家在每次复习完一个疾病或者一个章节之后自己凭借记忆完成一份思维导图,可以从疾病-病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这个思路来完成,多种疾病纵向对比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进行病例分析。
2.问诊+病例分析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诉和现病史。主诉大家一定要按照“本次就诊主要原因+持续时间”来作答问诊得分技巧就在于问诊详细、有条理一是按照这些问诊内容依次有条理的问,最好不要这里问一点,那里问一句,显得很没有条理。二是注意阴性症状以及既往史的提问,这个可以很好的体现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比如腰部疼痛的病人,除了问腰椎、腰肌的症状,还要考虑泌尿系统的问题,要问有没有血尿等。育龄期女性腹痛,要注意问她的月经史。腹水的病人要注意问他的乙肝史等等。
病例分析可以提前准备,执业医、相关的模拟卷,只要掌握基本的框架,加上自己的理解,有逻辑地回答就可以了。
3.操作考核
部分院校还会有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基本是本科学过的内容,比如急诊心肺复苏;外科的换药、消毒铺巾、缝线、止血包扎;四大穿(骨穿、腰穿、胸穿、腹穿);儿科的儿童生长体重测量;妇产科的四步触诊和指检;影像阅片;心电图;问诊等等。
通常复试前一两周开始准备就行,因为操作是按点扣分和加分的,看评分标准是很重要的一点。
4.前沿知识准备
复试准备不仅要看专业书籍的知识,大家在心有余力的时候可以针对报考导师、报考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最新指南、主要手术式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了解,可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
(三)复试专业课常见问题:
1.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等等。
2.常见病种的前沿治疗进展、最新指南等。
以上就是关于“考研复试三无考生如何应对”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事。关注我们,一键三连,有关25医学考研复试任何问题都可以评论区或者私信来咨询。祝各位准研究生们一研为定!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