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指导原则》还指出,所有有减重需求的个体都应接受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无论是否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都是减重的基础。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及其他有益于减重的行为改变等。
那么,
什么样的胖才是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以下几种是常用的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基于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
BMI低于18.5kg/m?为低体重状态,达到18.5kg/m?且低于24kg/m?为正常体重,达到24kg/m?且低于28kg/m?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kg/m?为肥胖症。也就是说,BMI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
此外,根据BMI,肥胖症可分为轻度肥胖症、中度肥胖症、重度肥胖症以及极重度肥胖症:
轻度肥胖症(28.0kg/m?~32.5kg/m?)
中度肥胖症(32.5kg/m?~37.5kg/m?)
重度肥胖症(37.5kg/m?~50.0kg/m?)
极重度肥胖症(BMI≥50kg/m?)
基于体型特征
基于腰围:
正常(男性<85cm,女性<80cm)
中心性肥胖(男性≥90cm,女性≥85cm)
基于腰臀比(waist-hip ratio, WHR):
中心性肥胖(男性≥0.90,女性≥0.85)
基于体脂比
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不过,该方法不是常规的临床诊断。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