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该内容是儿科主治——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某部分肠管连同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
一、临床表现
1.根据发病过程肠套叠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婴幼儿多为急性型,儿童期多表现为慢性型。
2.急性肠套叠
(1)腹痛: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歇数十分钟后又发作。
(2)呕吐,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后带胆汁,晚期则可吐粪便样液体,显示有肠梗阻存在。
(3)血便,发病开始时,大便可正常,6~12h后出现暗红色果酱样黏液血便。
(4)腹部包块,于右季肋下可触及有触痛的腊肠样包块,光滑实性,稍可移动。
3.慢性肠套叠,病期较长,多在10~15天。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及腹痛时上腹部或脐周可触及包块。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