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五神是中西医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五脏与五神
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其属神志,分藏于五脏,总统于心,称之为五神,即为指神、魂、魄、意、志。中医理论中将其概括为神、魂、魄、意、志及思、虑、智等。《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在人的神志活动过程中,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是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脏器。
1)心与神:“心藏脉,脉舍神。”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精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亦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父母之精结合形成人体,也随之产生了神。
神产生后,心为其活动场所,其气血为物质基础。故《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
2)肝与魂:“肝藏血,血舍魂。”魂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随神产生,随神往来活动。魂之于神的活动具有辅助作用。《类经·藏象类》所说:“魂之为言,如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魂以肝之精血为物质基础。《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血盈,魂安藏;肝血虚,魂不守,梦寐不安、梦游等症皆为魂脱离于神所致。养肝血常作为中医的治疗方法。
3)肺与魄:“肺藏气,气舍魄。”魄是人的某些本能的感觉,例如人刚出生就有的感觉、啼哭、吸吮及以痛、痒等感觉,都属魄的范围。《类经·藏象类》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魄在五脏中属肺,《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感觉迟钝、动作迟缓、反应不灵等都属于魄的功能失常的表现。
4)脾与意:“脾藏营,营舍意。”《类经·藏象类》说:“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意是对某种事物具有忆念并准备实施的神志活动。
意以脾的精气为物质基础,《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营舍意。”思维能力减退或意志消沉等均是意的功能失常的主要表现。
5)肾与志:“肾藏精,精舍志。”志是思维活动内容、经验的存储。《灵枢·本神》所说的“意之所存谓之志”。
志在五脏中属于肾,其物质基础为肾的精气,《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精舍志。”意志薄弱及记忆力减退等均属于志的功能失常。所以《灵枢·本神》又说:“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
此外,《内经》中关于人的神志活动还有思、虑、智等。思为思考;虑为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更加长远的预测;智为由深思熟虑到做出决定的过程。思、虑、智与心、肝、脾有直接关系,同时与肾、胆亦有联系。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