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口腔主治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收集整理,请参考。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以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护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目前大多是慢性腮腺炎基础上的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
(一)病因
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奋森螺旋体少见。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基本因素是机体严重脱水致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唾液腺本身的抗感染能力(溶菌酶、唾液过氧化物酶等)丧失和导管系统缺乏机械冲洗,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口腔内致病菌经腮腺导管逆行感染引起。
腮腺区的创伤和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展,也可继发腮腺的急性炎症。
(二)临床表现
老年人多见,多为单侧受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发病急。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现象显著,呈硬性浸润,触痛明显。有轻度开口困难,腮腺导管口红肿,脓液自管口溢出,或导管口有脓栓。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伴有高热、脉率和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核左移,并可出现中毒颗粒。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诊断,不宜行腮腺造影。主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咬肌间隙感染 | 有感染源,有张口受限,无唾液腺分泌异常 |
腮腺区淋巴结炎 | 有原发病灶、无唾液腺分泌异常 |
流行性腮腺炎 | 发热史、淀粉酶明显增高 |
(四)治疗
大型手术后或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的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曾被认为是死亡前兆,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诊断基本确定后即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1.针对病因纠正机体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2.选用有效抗生素。
3.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4.切开引流(无波动感)。
切开引流指征 | 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跳痛并有局限性的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排出,全身感染性中毒症状明显 |
切口部位 | 耳前及下颌支后缘从耳屏前往下至下颌角作“S”形切口 |
注意事项 | 常为多发性脓肿,应向不同方向分离脓腔 |
5.其他保守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及增进唾液分泌等。
(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整理。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