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能量配比计算
肠外营养是指营养物从肠外如静脉、肌肉、皮下、腹腔内等途径供给,其中以静脉为主要途径,故肠外营养亦可狭义地称为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达到营养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肠外营养物质的组成主要为糖、脂肪、氨基酸、电解质和维生素微量元素。肠外营养的供给量因患者及疾病状态不同而不同,一般成人热量需求为24~32kcal/kg·d,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营养配方。
1.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与热量
2.糖、脂肪、氨基酸配比
非蛋白质热量(NPC)在肠外营养中最佳的能量来源应是由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系统,蛋白质(氨基酸)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而是人体合成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抗体、激素、酶类)的重要底物,在人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1)热氮比 热量和氮之比一般为150kcal︰1gN,当创伤应激严重时,应增加氮的供给,甚至可将热氮比调整为100kcal︰1gN,以满足代谢支持的需要。
(2)糖脂比 葡萄糖和脂肪作为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一般情况下,70%的NPC由葡萄糖提供,而30%由脂肪乳剂提供。当创伤等应激时,血糖浓度增高,机体对糖利用下降,而脂肪廓清加快,可适当增加脂肪乳剂的供给而相对减少葡萄糖的用量,两者可提供能量各占50%。
上一篇:维生素类药物常用单位与质量的换算
下一篇:药品说明书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