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备考知识点针灸学“原穴与络穴”是中医助理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原穴与络穴
1.原穴
(1)概念: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原”指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分布特点与组成: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经上。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穴,阳经则除输穴外,还另有专门的一个原穴。包括: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手少阳三焦经——阳池,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太阳小肠经——腕骨,足太阴脾经——太白,足阳明胃经——冲阳,足厥阴肝经——太冲,足少阳胆经——丘墟,足少阴肾经——太溪,足太阳膀胱经——京骨。
(3)临床应用:①原穴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②原穴有调治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畅,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2.络穴
(1)概念:指络脉从本经别出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的部位。“络”,是联络的意思。
(2)分布特点与组成: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之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包括:手太阴肺经——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偏历,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手少阴心经——通里,手太阳小肠经——支正,足太阴脾经——公孙,足阳明胃经——丰隆,足厥阴肝经——蠡沟,足少阳胆经——光明,足少阴肾经——大钟,足太阳膀胱经——飞扬,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之大络——大包。
(3)临床应用:络穴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十二经的络穴除可治疗本经脉的病证、本络脉的虚实病证外,还能治疗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
3.原穴和络穴相互配合使用——原络配穴法
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如肺经先病,先取其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其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