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练习题:第十单元(2)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练习题:第十单元(2)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400 2020-09-24 15:53:21

 36. 下列肾上腺素能受体中,属于突触前受体的是:

  A . α1 受体 B. α2 受体

  C. β1 受体 D. β2 受体

  E. β3 受体

  37.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 α受体结合时,舒张的肌肉是:

  A .血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胃肠括约肌

  E.小肠平滑肌

  38. 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E.心得宁

  39. 由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生理活动改变是:

  A .骨骼肌血管收缩 B.胃肠括约肌收缩

  C.膀胱逼尿肌收缩 D.竖毛肌收缩E.糖酵解加强

  40.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其 β受体结合时,收缩或收缩加强的肌肉是:

  A .心房心室肌 B.子宫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血管平滑肌E.支气管平滑肌

  41. 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E.六烃季铵

  42. 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神经纤维是:

  A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3. 关于儿茶酚胺与 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管舒张 B.子宫舒张

  C.小肠平滑肌舒张 D.心脏活动减弱E.支气管舒张

  44. 肾上腺素能受体均属于:

  A .离子通道型受体 B.酪氨酸激酶受体

  C. G 蛋白耦联受体 D .胞质受体E.核受体

  45.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 .正反馈 B.负反馈

  C.兴奋 D.反射

  E.抑制

  46. 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是:

  A .中枢 B.感受器

  C.传入神经纤维 D.传出神经纤维

  E.效应器

  47. 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 .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式联系E.链锁式联系

  48. 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 .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E.传入侧支性联系

  49. 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

  A .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E.单线式联系

  50. 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属于:

  A .突触前抑制 B.突触后抑制

  C.树突 -树突型抑制 D.轴突 -轴突型抑制E.胞 -胞型抑制

  51. 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 .进入突触前末梢 Ca2+量减少

  B .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

  C.抑制一个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D .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少

  52. 下列各项中,不是突触后抑制特点的是:

  A .兴奋性神经元可直接引起突触后抑制

  B .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后膜出现 IPSP

  D .潜伏期,持续时间相对短E.士的宁可阻断

  53. 关于回返性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基础为神经元间的环式联系

  B .要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C.闰绍细胞在脊髓回返抑制活动中起作用D .中间神经元兴奋引起后膜去极化

  E.可引起脑区神经元的同步化活动

  54. 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去极化抑制 D.回返性抑制

  E.同步抑制

  55. 脊髓中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甘氨酸

  C. γ─氨基丁酸 D. 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56. 某一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这种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回返性抑制 D.同步抑制E.去极化抑制

  57.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 .轴突 -树突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B .轴突 -胞体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C.轴突 -轴突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D .轴突 -树突式突触和轴突 -树突式突触联合

  E.轴突 -胞体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58.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 .突触前膜超极化

  B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突触后膜产生 IPSP E.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59. 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超极化 B .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E.潜伏期较短

  60.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61. 下列关于丘脑髓板内核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上属于最新的结构

  B .直接接受经典感觉传导道第二级神经元的侧支纤维投射

  C.发出的纤维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

  D .给予电刺激能激发大脑皮层感觉区神经元连续放电

  E.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无关

  62.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调节内脏功能

  D .维持觉醒E.协调肌紧张

  63. 关于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 .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E.主要作用在于诱发大脑皮层小锥体细胞兴奋

  64.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 .接替核 B .联络核

  C.接替核和联络核

  D .髓板内核群E.髓板内核群和联络核

  65. 与丘脑感觉接替核无关的感觉传导是:

  A .触-压觉 B .听觉

  C.视觉 D .听觉

  E.嗅觉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