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博士医考执业考试辅导之——三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第131题对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
(B)在临床诊断中寻找关键点是最重要的技能
(C)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D)它是在个体中持久存在并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形式
第132题对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背离一条原则者不能定为异常
(B)背离一条原则者就可定为异常
(C)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异常
(D)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异常
第133题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
(B)求助者能认识自己的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
(C)求助者能找出问题的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D)求助者能认识问题的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第134题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
(B)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不一定能起到作用
(C)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
(D)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该妥善地解决
第135题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的()。
(A)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B)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C)行为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D)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第136题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
(A)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予以评估
(B)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
(C)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D)把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完全区分出来
第137题心理诊断的内容包括()。
(A)获取临床资料
(B)评定心理状态
(C)制定咨询方案
(D)评估咨询效果
第138题对心理诊断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心理诊断是个过程
(B)心理诊断只是一个结果
(C)要确定个体的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
(D)能揭示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第139题与心理诊断的概念相符合的是()。
(A)可使用观察法
(B)曾经就是狭义的专指心理测量
(C)曾出现在精神医学中
(D)能确切地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第140题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A)问题内容尚未泛化
(B)咨询效果一般较好
(C)反应强度不太剧烈
(D)人格没有明显异常
第141题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
(A)是否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B)内心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
(C)心身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D)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
第142题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
(A)应按时地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问题
(B)如实地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
(C)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
(D)必要时可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关系
第143题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B)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
(C)释义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所提的问题很合理
(D)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第144题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时间有限,下次再谈
(B)建议变换地方再谈
(C)强迫对方停止谈话
(D)直接建议转换话题
第145题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
(B)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
(C)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
(D)由原来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第146题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
(A)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
(B)谈话的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
(C)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D)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录像
第147题对不恰当提问带米的消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
(B)可造成对方的依赖和责任转移
(C)容易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D)可产生不准确的信息而延误确诊
第148题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对方自我探索过多
(B)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C)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D)常使谈话陷入僵局
第149题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不正确的是()。
(A)为深入地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
(B)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
(C)特殊情况下可打破操作规定实施测验
(D)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
第150题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不包括()。
(A)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
(B)资料分析时既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观逻辑
(C)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作定性分析
(D)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第151题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
(B)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C)神经症儿童反复地向家长诉说痛苦
(D)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地求医
第152题对主客观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
(B)人在行为上只要是超越了均数水平,就表明精神必然是异常的
(C)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
(D)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第153题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
(A)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标准之一
(B)心理问题与精神性问题的标准之一
(C)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之一
(D)正常人与心理问题者的标准之一
第154题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B)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C)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
(D)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心理咨询师(三级)章节习题: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的双重影响。
(A)咨询师与求助者
(B)咨询动机与期望程度
(C)自我觉察水平与行为方式
(D)合作态度与咨询方法
第2题正确的咨询态度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
(A)咨询特质
(B)积极关注
(C)咨询技巧
(D)职业理念
第3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尊重意味着将求助者作为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B)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的无条件接纳
(C)尊重可以唤醒求助者的自信心
(D)对求助者的尊重是有条件的
第4题尊重求助者的意义在于()。
(A)使求助者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
(B)使求助者获得自我价值感
(C)可以唤起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
(D)以上三点
第5题对求助者的尊重,并不包含()。
(A)对求助者一视同仁
(B)信任求助者
(C)不得讨论与咨询密切相关的隐私
(D)接纳求助者错误的价值观
第6题"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并不意味着()。
(A)接纳求助者全部的优点和缺点
(B)对求助者的恶习无动于衷
(C)充分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
(D)。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
第7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尊重与真诚难以兼顾
(B)对于品行有问题的求助者持否定态度,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真诚
(C)对求助者讲原则、论是非是不尊重的表现
(D)尊重意味着真诚
第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咨询师在人格方面与求助者是平等的
(B)转介是对求助者的不尊重
(C)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是有条件的
(D)咨询师有权利探问求助者的隐私
第9题热情与尊重相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尊重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
(B)热情要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
(C)尊重具有理性色彩
(D)热情具有感情色彩
第10题咨询师体现热情时,错误的做法是()。
(A)初次来访时,热情地询问各种问题
(B)耐心地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C)对求助者作指导解释时,不厌其烦
(D)流露真情实感
第11题真诚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
(A)以"职业的我"出现
(B)没有防御式伪装
(C)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
(D)按照例行程序公事公办
第12题下列说法中值得商榷的是()。
(A)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B)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安全、自由的氛围
(C)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榜样
(D)真诚不应有半点掩饰和虚假
第13题关于表达真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诚就是说实话
(B)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C)真诚应当实事求是
(D)表达真诚应当适度
第14题"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含义是()。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
(B)表达真诚不能通过言语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
(D)真诚就是说好话
第15题关于共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共情就是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B)共情就是把握求助者的情感、思维
(C)共情是最关键的咨询特质
(D)共情就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情感
第16题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中并不包括()。
(A)咨询师要以自己的参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问题
(B)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
(C)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对方的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
(D)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第17题共情对于咨询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咨询师收集材料
(B)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C)有利于求助者自我表达
(D)可使求助者感到满足
第18题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
(A)求助者充满期待
(B)求助者加紧自我探索
(C)求助者感到受伤害
(D)咨询师的反应更加具有针对性
第19题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时,应注意避免()。
(A)咨询师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
(B)咨询师验证自己的共情程度
(C)表达共情因人而异
(D)表达共情不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第20题积极关注指的是()。
(A)关注求助者言行的积极面
(B)关注求助者的负性情绪
(C)关注求助者的身体状况
(D)关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态度
第21题积极关注的临床意义并不在于()。
(A)消除求助者的自卑感
(B)促进咨询双方彼此了解
(C)帮助求助者看到自身的长处
(D)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
第22题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中并未提及()。
(A)避免盲目乐观
(B)反对过分消极
(C)积极关注应有限度
(D)立足实事求是
第23题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是()。
(A)who
(B)what
(C)why
(D)ho
第24题选择与求助者谈话的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A)年龄特征
(B)性格特征
(C)文化特征
(D)以上三者
第25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重点在于()。
(A)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B)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C)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D)深入地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第26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从()人手。
(A)深入地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B)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C)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D)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27题求助者的主要问题不一定是()的问题。
(A)最关心
(B)最困扰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决
第28题咨询目标应该是()。
(A)咨询师的目标
(B)求助者的目标
(C)双方商定的目标
(D)上级咨询师布置的目标
第29题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具体可行
(B)双方可接受
(C)解决求助者的实际困难
(D)属于心理学性质
第30题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的含义是()。
(A)多层次统一
(B)目标积极有效
(C)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整合
(D)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第31题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
(A)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
(B)以具体目标为指导,实现终极目标
(C)从具体目标着眼,从终极目标着手
(D)由具体目标出发,确定终极目标
第32题确定咨询目标时常见的错误观念包括()。
(A)咨询师可以带有自已的价值观
(B)咨询师不可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C)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D)不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第33题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本主义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消除自我失败感
(B)行为主义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成为自主性的人
(C)精神分析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将潜意识意识化
(D)完形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有创作自由、策略自由
第34题教材中划分的心理咨询基本阶段中不包括()。
(A)巩固阶段
(B)诊断阶段
(C)咨询阶段
(D)评估阶段
第35题关于教材中提到的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诊断阶段只包括做出诊断
(B)咨询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咨询关系
(C)诊断阶段包括确立咨询目标
(D)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第36题关于制定心理咨询方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咨询方案是必需的
(B)可以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目标
(C)只是为了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
(D)为了便于操作、便,检查
第37题心理咨询方案不包含()。
(A)双方的责权义
(B)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C)咨询的目标
(D)内容的不可变更性
第38题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不包括()。
(A)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B)向咨询师提供真实的资料
(C)积极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
(D)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第39题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包括()。
(A)遵守职业道德
(B)提供真实的资料
(C)提出中止咨询
(D)完成商定的作业
第40题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包括()。
(A)遵守预约时间
(B)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
(C)完成商定的作业
(D)选择咨询方案
第41题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
(A)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B)介绍个人的受训背景
(C)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
(D)尊重求助者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 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