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博士医考执业考试辅导之——三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第19题对心理测量的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心理测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B)为使对方信任,可适当地夸大测量的功能
(C)心理测验可超出咨询的范围
(D)心理测验应限制在咨询范围内
第20题疑病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对健康状况存在某种忧虑
B.对身体状况注意程度减退
C.感觉过敏不属于躯体障碍
D.疑病观念未达到妄想程度
第21题与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不符合的是()。一
A.常对前途悲观失望
B.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C.兴趣减退,但不丧失
D.常常感到精神疲惫
第22题摄人性谈话时,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是()。
(A)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
(B)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别进行谈话
(C)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
(D)依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第23题摄人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
(A)心理治疗
(B)收集资料
(C)鉴别诊断
(D)病因分析
第24题人格解体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感到自己丧失了情感而痛苦,即情感解体
B.感到外界似乎不存在了,即狭义人格解体
C.感到自己部分身体麻木不仁,即身体解体
D.感到内心世界似乎是陌生的,即现实解体
第25题神经衰弱症状的具体表现是()。
A.联想和回忆增多但不杂乱
B.一般不会伴有言语运动的增多
C.较为强烈刺激才感到难受
D.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第26题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随意地倾听,不要随便地打断
(B)全神贯注地倾听,给予恰当的评论
(C)自然随意地倾听。给予恰当的评论
(D)全神贯注地倾听,不要随便地打断
第28题控制谈话的方向应把握的要点是()。
(A)控制会谈的内容对咨询师最重要
(B)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
(C)涉及问题时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D)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
第27题烦恼和焦虑的区别点在于()。
A.是否有明显的情绪
B.是否有痛苦的体验
C.是否有健康的心态
D.是否有现实的内容
第29题对易激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容易生气,但不易发怒
B.与人际关系联系密切
C.虽然急躁。但能控制住
D.不同的疾病表现一样
第30题对会谈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恰当地给予评价可以增加求助者的信任感
(B)只有在取得信息时,才可中断求助者的谈话
(C)即使听不懂谈话的内容,也要表现出很感兴趣
(D)只有持非评判性的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第31题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的态度
(B)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C)会谈中心理咨询师不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
(D)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采取保留态度
第32题精神病性易激惹的特点是()。
A.不否认发脾气的行为事实
B.有难受和痛苦的内心体验
C.事后并没有感到自己失控
D.事后常常觉得不对或不好
第33题对造成神经衰弱失眠的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对失眠问题过分担心和格外重视
B.把晚上的各种不适感归咎于失眠
C.失眠的烦恼代替了现实中的烦恼
D.存在着做梦就等于没有睡的误解
第34题对会谈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
(A)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B)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危机性谈话
(C)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
(D)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
第35题神经衰弱最常见的内脏功能障碍不包括()。
A.消化系统障碍
B.性功能障碍
C.神经系统障碍
D.呼吸功能障碍
第36题谈话时,咨询师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
(A)求助者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B)求助者对与咨询师谈话的内容缺乏理解
(C)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缺乏理解
(D)求助者对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各流派缺乏理解
第37题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干预所进行的会谈叫()。
(A)摄入性会谈
(B)鉴别性会谈
(C)治疗性会谈
(D)咨询性会谈
第38题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睡眠障碍
B.言语加快
C.活动增加
D.心境高涨
第39题双相情感障碍中抑郁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心境低落
B.兴趣缺失
C.失去控制
D.幻觉妄想第40题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出现提问过多的错误,基本原因不包括()。
(A)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缺乏基本理解
(B)对求助者涉及的内容缺乏基本理解
(C)咨询师没有掌握言语交流的技巧
(D)咨询师青睐于使用言语来进行交流
第41题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是()。
(A)开放式询问
(B)解释性问题
(C)引导性询问
(D)间接性问题
第42题修饰性反问引起的后果是()。
(A)求助者自我探索过多
(B)谈话的内容过于具体
(C)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D)使求助者过分依赖
第43题对会谈法的临床价值的评价是()。
(A)不能够用来预测学习成绩
(B)信度和效度完全是可靠的
(C)即使单独使用,效果也很好
(D)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较为完善
第44题使用摄人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
(A)结束语要客气、诚恳,必要时给出绝对性结论
(B)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C)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D)避免提问失误,不随意扭转对方谈话的内容
第45题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
(A)咨询师决定是否实施测验,无需求助者同意
(B)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
(C)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恰当的测验项目
(D)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
第46题所谓乱用心理测验,并不是指()。
(A)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
(B)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各种心理量表
(C)在临床上使用直接翻译的测验工具
(D)凭借直觉对数据以及结果进行解释
第47题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
(A)精神状态
(B)生活状况
(C)身体状态
(D)测验结果
第48题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
(A)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
(B)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状况
(C)朋友的身体状况如何
(D)最喜欢的人的状况如何
第49题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包括()。
(A)居住条件和经济状况
(B)躯体感觉和体检报告
(C)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D)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第50题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
(A)录音资料
(B)测验资料
(C)既往经验
(D)反复追问
第51题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不包括()。
(A)就事论事
(B)相关分析
(C)分析迹象
(D)实施测验
第52题不同的职业对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临床医生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看问题
(B)行为主义者从学习和认知障碍的角度看问题
(C)生态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
(D)非专业观察者常从日常生活的概念看问题
第53题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不包括()
(A)就事论事
(B)形成暗示
(C)早期印象
(D)求助者的处境
第54题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括()。
(A)医疗机构的质量和职业规范执行的情况
(B)目前的心理诊断及咨询过程是否正确
(C)对以往心理测验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D)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
第55题造成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是()。
(A)它是在个体中持久存在并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形式
(B)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C)该因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的性质不变
(D)在临床诊断中寻找关键点是相对重要的技能
第56题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是()。
(A)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B)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作定性分析
(C)资料分析时既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观逻辑
(D)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57题对判断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背离一条原则者就可能为异常
(B)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能为异常
(C)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能为异常
(D)背离一条原则者不可能为异常
第58题对求医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B)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
(C)神经症儿童反复地向家长诉说痛苦
(D)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很少主动地求医
第59题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求助者能认识自己的异常,但不能作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
(B)求助者能认识问题的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C)求助者能找出问题的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D)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
第60题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心理健康人群
(B)一般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第61题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的()。
(A)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B)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C)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D)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第62题评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是()。
(A)逐个使用国内通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进行衡量
(B)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质量系统控制
(C)逐个使用国际通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进行衡量
(D)逐个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指标"进行衡量
第63题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
(A)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绝对的一致性
(B)诊断有时可以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
(C)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D)任何单项测定不一定有可以比较的常模
第64题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B)确定个体的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
(C)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D)探求某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自然分布情况
第65题对心理诊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外延方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B)不采用心理评估一诊断的概念
(C)不应限制在临床心理学的范围内
(D)能确切地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第66题对心理诊断适用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对于精神病学只有辅助作用
(B)不适合于心理疾病边缘状态
(C)适合于心理问题和病因分析
(D)基本不涉及精神病学的问题
第67题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A)问题内容虽未泛化,但人格存在明显的异常
(B)此类型心理紊乱的咨询效果一般不会太好
(C)反应强度不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的逻辑性
(D)时间性质有近期发生而有可能持久的特点
第68题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
(A)是否经历较强烈的既往性刺激
(B)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是否受到影响
(C)外在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
(D)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
第69题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咨询师对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B)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C)说明保密原则时,也须说明保密例外
(D)心理咨询师时刻地保守求助者的秘密
第70题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心理咨询有其局限性
(B)应禁止使用专业术语
(C)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方言
(D)积极地练习以避免紧张
第71题在摄人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耐心倾听
(B)不随便评论
(C)要及时把握关键点
(D)可随时打断求助者
第72题对释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B)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C)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
(D)释义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所提的问题很合理
第73题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建议变换地方再谈
(B)强迫对方停止谈话
(C)时间有限,下次再谈
(D)暂时休止,然后再谈
第74题对引导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
(B)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
(C)由原来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D)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
第75题谈话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A)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B)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录像
(C)谈话的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
(D)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
第76题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不包括()。
(A)可造成互相依赖和责任转移
(B)容易使咨询师产生防卫心理
(C)可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D)会因不准确的信息而延误确诊
第77题责备性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A)使求助者感到憾胁
(B)求助者自我探索过多
(C)使求助者过分依赖
(D)谈话的内容过于具体
第78题下列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中,正确的是()。
(A)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
(B)尽可能地挖掘求助者的所有情况
(C)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D)可对思维障碍的症状加以讨论
第79题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正确的是()。
(A)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
(B)为深入地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
(C)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
(D)任何情况下都应按操作规定实施测验
第80题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A)一般婚姻状况
(B)日常活动场所
(C)社会交往状况
(D)家庭教养方式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 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