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生理学 >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点(3)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点(3)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许丽华 2012-12-05 15:29:20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点(3)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

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

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⑶加权平均模式

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3.控制点理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外控者,消极的。

4.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的主要原因:⑴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三、1.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