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模拟试题 > 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1-06 15:08:37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是非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是;2.否;3.否;4.是;5.是;6.是;7.否;8.是;9.否;10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2.B;3.B;4.D;5.D;6.C;7.D;8.B;9.C;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2.A,B,D,E;3.B,C,D,E;4.A,B,C;5.A,B,C,D;6.A,B,E;7.A,B,D,E;8.A,B,C;9.B,C;10A,E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DSM-Ⅳ中的多轴评估系统

答:前3轴构成正式诊断和评估,后两轴为诊断提供补充资料

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临床综合征;虽不属于精神障碍,但是需要注意或处理的焦点

轴Ⅱ人格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孤独症)

主要诊断;排列多种诊断的次序;暂时性诊断

轴Ⅲ一般躯体状况排除或确认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器质性疾患或病变与临床综合征的关系

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

生活事件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严重程度

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

适应功能社会关系,学习、工作等;前一年内适应功能的最高水平

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诊断要点

答: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表现

(1)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自由浮动性焦虑”“担心的期待”是核心症状

(2)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肌肉紧张,易感疲倦、思想难以集中

(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心悸、呼吸急促、多汗、腹泻、尿频、头晕……

(4)过分警觉、易激惹,睡眠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要点

(1)症状出现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

(2)功能影响:工作,学习,社会交往……

(3)当事人难以自制的焦虑和担忧,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等

(4)排除针对特殊对象的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

3.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及临床处置基本原则

答:症状表现:(晨重夜轻)症状持续至少达两周

①情绪低落、心境抑郁,思维能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②失眠或睡眠障碍、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或增加,生理节律打乱

③强烈的消极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

④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已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抑郁的临床处置基本原则

(1)药物干预:抗抑郁剂:百忧解等

(2)警惕自杀(危机–自杀干预)

(3)认知矫正与行为改变(应付技能、社会交往、人际交流技能的学习)

(4)社会支持(发动家庭亲友成员、亲友同事,调动求诊者的兴趣、追求等

4.比较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差异

答:要点:(1)二者其实有明显区分,强迫型人格障碍并不具备强迫症的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后者往往具备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2)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极度注重细节秩序,追求十全十美,工作生活刻板,以至破坏灵活性开放性而影响工作效率与生存质量。

5.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原则

答:(1)知情同意/知情选择

以来访者为中心和重心提供服务,前提是交流沟通

(2)隐私保密与危险警告

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首要义务与第一位的职业素质要求;除非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泄露来访者的隐私资料;须慎重权衡来访者隐私权与生命财产危险之间的关系。

(3)拒绝介入权

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介入;来访者有权中止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服务;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转介

(4)转介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或现有设备条件等等的局限,因而必要时转介。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论述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

答案要点:围绕“异常”行为界定的几条标准:

(1)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a.特立独行/非“中庸之道”;b.跨文化/跨时空差异;c.性别差异;d“异常”行为遭遇的羞辱/诋毁/排斥。

(2)统计学标准:a.心理测量/标准差;b.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发作频率;c.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持续时间;d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症状的项目多少。

(3)理想模式标准:a.官方提倡;b.社会主流文化的赞赏/认可;c.绝大多数人接受/模仿;d.自我认同/遵从。

(4)功能标准:a.生理功能:生理检测指标;b.心理功能:心理测量指标;c.社会适应功能:社会操作标准。

2.论述社会及人际关系因素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易感性与抵抗力的影响作用。

答:要点:(1)研究证据显示:文化、儿童养育方式、性别等与心理、生理障碍的不同类型、严重程度乃至死亡都密切相关。(2)人际关系是人类个体生存的最大支持力量,特别对老人而言,更是如此。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