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习题(5)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1.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A.家庭结构
B.人际关系
C.社会化进程
D.学校教育
「答案」C
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行为
C.社会规范
D.社会意识
「答案」B
3.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是侧重于()的定义。
A.本能论
B.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
C.心理学
D.社会学
「答案」C
4.行为主义主要的假设是()。
A.环境对人的现时行为有决定作用
B.以前的信息加工对现在有影响
C.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现时现场的所思所想
D.先前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答案」D
5.按照勒温的场论,消除心理紧张是()。
A.驱力的减少
B.平衡状态被打破
C.寻求需要的结果
D.正诱发力的增加
「答案」A
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中,注意过程指()。
A.言语编码
B.选择性观察
C.表象转译为行动
D.动机获得强化
「答案」B
7.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答案」B
8.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环境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
「答案」A
9.()是在人为控制的非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档案法
D.文献法
「答案」A
10.()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A.社会学习论
B.强化理论
C.社会交换论
D.社会认知论
「答案」C
11.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是()。
A.服从、认同、外化
B.服从、内化、外化
C.服从、认同、内化
D.认同、内化、外化
「答案」C
12.拉皮尔认为态度与行为间存在着很大的:(A)
A.不一致性
B.一致性
C.排斥性
D.重叠性
34.费希伯恩和阿泽恩就态度与行为关系,提出了:(C)
A.“行动意图模式”
B.“态度意图模式”
C.“态度行为模式”
D.“主观期待模式”
13.()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答案」B
14.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称为()。
A.认知失调理论
B.三阶段论
C.社会交换论
D.平衡理论
「答案」D
15.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的关系是()。
A.线性
B.函数
C.倒U型曲线
D.随机
「答案」C
16.“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功能。
A.效用
B.认知
C.自我防御
D.价值表达
「答案」C
17.“要求被试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作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描述和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的内在心理特点”的方法是()。
A.行为反应测量
B.态度的生理反应测量
C.投射测验
D.梯形量尺
「答案」C
18.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反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补偿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答案」B
19.根据费自欧(R.G.Fazio)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态度强度的研究,“能从记忆中自发地、快速地获取、再现、再认态度”属于态度强度的哪种特性()
A.重要性
B.可及性
C.确定性
D.确信性
「答案」B
20.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认知功能
「答案」ABCD.
21.对沟通信息和态度转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下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A.如果传递者的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越大
B.如果传递者的威信高,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越大
C.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越高,传递者与接受者的态度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
D.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越高,传递者与接受者的态度差异越小,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
「答案」AC.
22.属于态度测量多维量表的是()。
A.瑟斯顿—蔡夫的等距量表
B.李科特的累加量表
C.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
D.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