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咨询心理学笔记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所创立
1.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2.弗洛伊德的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
3.弗洛伊德的动力学观点:力必多
4.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口欲期(0~1岁左右)、肛欲期(l~3岁)、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
5.精神分析理论的适应观点:应对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20世纪初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集中研究行为。这一类学者形成一个学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2.华生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3.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给了如下公式:R=f(S.A)的公式。
4.新行为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是斯坦福大学的班都拉。他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
5.行为治疗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他的最大优点是能
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
1.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2.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这一特征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与认知有关的疗法。
3.所有认知阶段和各阶段的联系都与认知因素有关,所以,从理论上说,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和,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创立这种咨询手段的人坚信,只要相信了这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1.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
2.咨询师自己,也必须力求扮演成“人本主义者”
3.当求助者进入并体验到“无条件地被关注”时,当这种人际关系(即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据说,这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无条件关注”的咨询关系,就成为心理咨询成、败的至高点。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郭念锋于1986年,将“人类的本质”问题引入“临床心理学”,并使用这类概念解释心理现象;1995年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性”,从而提出一种心理学理论,即“人性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并非学派。
1.基本概念:人性、人性心理学、心理动力、个性心理、情绪与健康
2.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