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考试大纲 > 人际吸引(二)
人际吸引(二)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0-28 15:22:39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人际吸引(二)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①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②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③社会交换原则

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

主要有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

①个人特质: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与吸引有关的个人特质,主要有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个方面:

a.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主要特质。

b.能力:IQ和EQ的综合能力

c.外表的吸引力: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表(也称相貌)漂亮的人更具吸引力。漂亮的辐射效应。按照这种效应的看法,人们经常认为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吸引人的朋友或情人在一起,能提高自己的大众形象。

②熟悉性: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莫雷诺

社会测量

态度测量

人际知觉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

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2.相似性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主要包括: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3.互补

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的互补;

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4.外貌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5.才能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主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人际吸引的沟通魅力

1.人际吸引:由表及里

人际吸引是从第一印象(如相貌、学识、人品等)开始的,随着交往的深化和了解,进一步发现了一个人的内心美,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大。有人说“衣服越新越好,朋友越老越好”,因为老朋友,相互了解,所以吸引力就牢固。吸引力当然也需要不断地充电。

恋爱是吸引的反应,有人说异性相吸,也有人说,互补相吸。那么,如何成为一个被人吸引和喜爱的人呢?

吸引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仪表吸引。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谁都喜欢漂亮的人,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仪表是人的第一印象,常给人以类型化的倾向。仪表主要指:一个人的体型、长相、动作、风度、服饰等。有人说美貌是一张特殊通行证,美是一种诱惑、一种吸引。

2)性格吸引。这是一个人的内在美,主要指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模式,比如是直率或拘谨,是坦诚或虚伪,是勇敢或怯懦,是智勇双全或轻举妄动等等。

3)才智吸引。主要指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学识等。一个人的学识高低,常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上,以及处理难题方面是否有能力,是否可信等。

以上三方面是相辅相承的互补关系,比如一个长相和衣着都很漂亮的人却开口骂人、出口伤人,显得粗俗无知,他将失去外表的吸引力而被人厌恶。有人说:“我很丑,但很温柔”,这就是性格弥补了长相,内在美弥补了形象的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具备三种吸引力的人不多,也许周恩来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但决不能因为人人都不完美,所以就放弃完善自己。

2.保持魅力:人际吸引的层面和分寸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吸引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你的吸引力达到了哪个层面,或如何把握吸引之分寸是不可忽视的。

1)表面吸引。单方的或双方的一种浅薄的暂时的吸引,它有待于去继续发现对方的“美”,方可赢得持久的友情,但有时也出于来自某种压力或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表面吸引,如上下级之间、‘同床异梦’的夫妻之间、师生之间等均可能由于无法解脱的关系而表现出表面接近。

2)单一吸引。单一喜爱,如追星族(影星、歌星、体育明星、文学家、科学家、模范人物等)均为单一的喜爱或崇拜,爱情生活中的单相思也是典型的单一喜爱。

3)相互吸引。双方都被对方所吸引,因此都有交往的愿望。不论在同性或异性之间,这种相互吸引是交往的最好开端和基础。有了这种基础,更容易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激起更深的爱的发现。

4)距离吸引。距离也会成为相互吸引的因素: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就是距离近比距离远的吸引力大,交往方便;在夫妻之间,也有“久别如新婚”之说,这些都是距离而激起的吸引力。;但是人与人之间不可毫无距离,‘不论是朋友或夫妻之间,过度透明都会有“物极必反”的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就应有自己的个人秘密。适当的朦胧会产生“距离美”,这就是适度把握吸引力的诀窍。

以上四种类型也就是人际吸引所不同的层面和分寸,它们都可能发生在同情、崇拜、友情、爱情的相互吸引中。

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长久吸引,主要是要有内在美,即人格魅力。它包括一个人的性格、才智、人品、修养等等。如果一个人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再加上善良和智慧,那么他(或她)将永具魅力。反之,如果一个人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加上一颗狠毒的心,最后连她(或他)的面孔也将令人厌恶。

人际吸引关系着一个人的交友模式,通常的交友模式有:酒肉型朋友、保护型朋友、引荐型朋友、信息型朋友、共振型朋友、互补型朋友、鼓励型朋友、争论型朋友、忘年型朋友、异性型朋友、故友等等。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必有相互吸引、互惠互利之处,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朋友。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人际吸引(一)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