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考试大纲 > 人际沟通(二)
人际沟通(二)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0-28 15:13:26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人际沟通(二)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个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言语、副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

是学习而来的

因为人际关系好像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很少人注意沟通形态与技巧。有时把一些沟通上或态度上的错误都想成"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就不试着去改变自己的错误沟通态度。但其实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要试着去观察周遭环境的人,谁的沟通技巧好,谁的态度顽固不堪,都是要我们值得去学习与警惕自己别犯了同样的错话,所以我们都必顺去学好人际沟通,而且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获益。

沟通技巧

非语言技巧:是一种面部表情、音调和姿态的运用技巧。

语言技巧:使用文字以增加讯息的清晰性。

自我表达技巧:帮助你使别人更了解你。

倾听和反应技巧:帮助你解释他人的涵义并且分享所接受的涵义。

影响技巧:帮助你说服别人改变他们的态度或行为。

营造气氛的技巧:创造一种正向的气氛使用效的沟通较易达成。

我们把人际关系定义为产生意义的互动过程。人际关系是互动的,因为意义发生于两位参与者之间的原始讯息和对讯息的反应。沟通历程发生於不同的人之间讯息的传递和接收(Feedback),此历程透过会被噪音干扰的知觉管道来进行。

人际沟通提供心理上、社会上和决策性的功能。心理上人们为了满足社会性需求和维持自我感觉而沟通;人们也为了发展和维持关系而沟通;在决策中,人们为了分享资讯和影响他人而沟通。

有效的人际沟通视个人的沟通能力而定。因为沟通情况是复杂的、多元化的,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弹性的沟通能力,因此需要有非常多的人际技巧可供使用。

技巧可以学习、发展和改进,你可以写下目标陈述以便有系统地增进你的技巧范畴。

沟通的组成

人与人的沟通过程包括输出者、接受者、信息、渠道等四个主要因素。

1.输出者

信息的输出者就是信息的来源,他必须充分了解接受者的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以利于接受者的理解。要顺利的完成信息的输出,必须对编码(Encoding)和解码(Decoding)两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编码是指将想法、认识及感觉转化成信息的过程。解码是指信息的接受者将信息转换为自己的想法或感觉。

在从事编码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编码的正确性:

·相关性

信息必须与接受者所知道的范围相关联,如此才可能使信息为接受者所了解。所有信息必须以一种对接受者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方式传送出去。

·简明性

尽量将信息转变为最简明的形式,因为越是简明的方式,越可能为接受者所了解。

·组织性

将信息组织成有条理的若干重点,可以方便接受者了解及避免接受者承担过多的负担。

·重复性

主要是在口语的沟通中,重复强调重点有利于接受者的了解和记忆。

·集中性

将焦点集中在信息的几个重要层次上,以避免接受者迷失在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之中。在口语沟通中,可凭借特别的语调、举止、手势或面部表情来表达这些重点。若以文字沟通方式,则可采用划线或强调语气突出内容的重要性。

接受者

接受者是指获得信息的人。接受者必须从事信息解码的工作,即将信息转化为他所能了解的想法和感受。这一过程要受到接受者的经验、知识、才能、个人素质以及对信息输出者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

信息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传给接受者(包括口语和非口语)的消息,同样的信息,输出者和接受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可能是输出者和接受者的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输出者传送了过多的不必要信息。

沟通渠道

企业组织的沟通渠道是信息得以传送的载体,可分为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向下沟通渠道、向上沟通渠道、水平沟通渠道。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

言语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言语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特别是言语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言语和其他非言语手段时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言语沟通的重点放在说者和听者是怎样合作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是怎样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的。

谈话的规则言语沟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不成文的共同的默契。谈话规则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团体和不同职业之间有所差别。但也有一些普遍性的规则。例如:一方讲话时对方应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讲话,一个人想讲话,必须等别人把话讲完;要注意用词文雅,等等。

在实际的言语沟通中,根据内容和情境的需要,谈话的双方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交谈规则。例如,一个计算机专家给一个外行人介绍计算机知识时,要少用专业术语,而多用通俗性的语言,多打些比喻。至于谁先讲,什么时间讲,讲多长时间,怎么讲等,都要参与沟通的各方进行协调。交谈中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协调,即说者的意思和听者所理解的意思之间的协调。如果说者所使用的某个词有好几种意义,而在这里指某一个意义,那么听者只能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去理解,否则沟通就会遇到困难。

语义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际沟通时尤其看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分析。语义依赖于文化背景和人的知识结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使用的词句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词句的意义也可能有差别。哲学家对“人”的理解和生理学家对“人”的理解往往有差异。

为了区分词义上的差别,心理学家把词义划分为基本意义和隐含意义两种。例如“戏子”和“演员”,这两个词都是指从事表演活动的人(基本意义),但两者的隐含意义不同,戏子含有贬义,而演员则含有褒义。词的隐含意义,主要是情绪性含义,在人际言语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当会破坏沟通的正常进行。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