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考试大纲 >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要点(一)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要点(一)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0-26 15:28:29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要点(一)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识记)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参考概念: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2)。

参考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2章志光,金胜华,《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P12-22.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着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识记)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要点:伦理原则(识记)

1.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

2.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3.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

4.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

5.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6.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应用)

2.调查法(应用)

3.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

要点:观察法(领会)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1)特点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

(3)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和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2.问卷法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类型

(3)问卷的结构

(4)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点:问卷设计的原则(识记)

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社会学习论

2.社会交换论

3.符号互动论

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5.精神分析论

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1.简史

社会行为(识记):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2.学习的机制

3.观察学习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符号互动论(识记)

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om

社会认知论及场论(识记)

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重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社会认知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怎样复杂,人们都能把某种意义赋予它。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在社会情境的行为影响很大。

精神分析论(识记)

奥地利着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

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

人格结构(领会)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