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考试大纲 > 2009年心理咨询师辅导笔记社会心理学(2)
2009年心理咨询师辅导笔记社会心理学(2)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0-26 13:49:08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2009年心理咨询师辅导笔记社会心理学(2)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

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再社会化(识记)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识记)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

知识点:社会化的条件(识记)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识记)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知识点:政治社会化

知识点:道德社会化(领会)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