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主治 > 基础知识 >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魏建梅 2024-08-23 17:34:53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1)心在志为喜。喜,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精、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2)肺在志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为忧(悲)。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又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最易妨碍脾气运化,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4)肝在志为怒。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血、肝气所化。一般来说,怒志人人皆有,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对于机体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可引起肝气上逆或肝气郁结的病机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密切。由于肾藏精而位居下焦,肾精化生的肾气,必须通过中上二焦,才能上布全身。恐使精气不得上行布散,反而下走,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精等症。所以说“恐伤肾”,“恐则气下”。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脾的生理功能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