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
肛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肛管齿状线以下深及全层的皮肤裂隙。大多数位于肛管后方正中线处,其次为前方。
(一)病因 本病的病因与大便干硬、局部损伤和继发感染有关。大便于硬、排便时用力可损伤肛管,如继发感染、引流不畅,且因疼痛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造成大便干结,排便时更易造成肛管损伤。
(二)病理 由于解剖上的特点,排便时肛管后方皮肤最易遭受损伤而发生较深的撕裂,伤处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慢性溃疡创面。故肛裂实际上是一个感染性溃疡。初起时用手分开肛管可见裂口呈椭圆形溃疡,边软而整齐,底浅而有弹性。因感染所致肛管括约肌痉挛、引流不畅和经常排便擦拭,常使创面不易愈合而转变为慢性溃疡。此时,肛裂底部多为白色较硬组织,边缘皮肤有潜行现象,溃疡最下端皮肤略隆起,酷似外痔,常称为“前哨痔”。
(三)临床表现 排便时和便后剧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粪便通过肛管刺激裂底神经末梢,感到肛门内撕裂疼痛或烧痛,经数分钟到十余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然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引起肛门剧痛。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排便,以致出现便秘,便秘时干燥大便更使肛裂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出血也是常见症状,常在粪便上有几条血丝或染红便纸,血与黏液混合或滴下鲜血,出血量一般不多。常有便秘,与肛裂互为因果。
(四)诊断 主要根据典型症状,即排便时及便后剧痛和少量出血。检查时只要将肛门轻轻分开,见到慢性梭形溃疡及因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前哨痔”即可诊断。张博士医考 www.guojiayikao.com若想知道更多知识讲解,详见2017年张博士医考外科主治红宝书小儿外科学下卷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