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患儿入院前如有剧烈呕吐、长期饥饿、大量胃肠液滞留、腹膜有大量炎性渗出、肠系膜血管床扩张,均可导致血液淤滞、血容量减少,多需在术前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补充液体前要解决几个问题。 张博士医考 www.guojiayikao.com
(1)确定脱水性质
1)等渗脱水(血钠130~150mmol/L):指水和电解质缺乏量基本相等,血容量减少,渗透压正常。
2)低渗脱水(血钠<130mmol/L):多发生于长期的体液损失。
3)高渗脱水(血钠>150mmol/L):细胞内液以脱水为主,多发生于外界温度高、出汗、环境湿度低、水分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时,体液渗透压增高。
(2)估计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体液丢失量占体重5%以下。
2)中度脱水: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5%~10%。
3)重度脱水: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10%~15%。
(3)酸碱紊乱的判断:酸碱平衡失调有下述4种形式,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最为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长,带酮臭,口唇呈樱红色。
2)代谢性碱中毒:患儿呼吸浅而慢、嗜睡、手足麻木,有低血钙时手足抽搐,出现喉头痉挛。
3)呼吸性酸中毒:多见于呼吸困难、腹胀、患儿面色青紫、精神萎靡或昏迷,CO2结合力升高。
4)呼吸性碱中毒:多因过度换气CO2大量丢失引起。呼吸由深快转向短促、表浅,肌张力增加或有手足抽搐。
累积损失量的补充方法如下。
(1)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患儿术前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失衡,不必补液。在中度以上的等渗或低渗性脱水均有明显的血液浓缩,可用2份生理盐水和1份乳酸钠液配合而成的2︰1溶液快速滴注或推注,剂量按20ml/kg计算,在0.5~1小时内滴完,以扩充血容量。等渗性脱水用1/2等渗液,低渗性脱水用2/3等渗液。急诊手术前有重度脱水者,不需要将脱水全部纠正再施行手术。遇有高渗性脱水时,补充1/5~1/3的等渗液。液体补充量的多寡,根据脱水程度估计补给。累积损失量的补充主要为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液。
(2)酸碱紊乱的纠正:以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为例介绍其治疗原则,纠正酸中毒首先要保证其有效的血循环,呼吸道保持通畅以排除CO2。血容量恢复后可改善血循环,肾功能好转会减轻酸碱失衡。如仍有酸中毒可结合下列情况酌情补充碱性液。
1)在血钠测定尚无结果时可根据临床症状补给碱性药物。首次补充量按l/6mol/L(M/6)乳酸钠20ml/kg计算,随后根据病情和血钠测定结果继续补充。
2)根据血钠测定结果计算碱性液补充公式:
补充液量=[正常值(mmol/L)-测定值(mmol/L)] ×4×体重(kg)=所需碱性等渗液(ml)
具体补充碱性液时均以计算量的1/2量输给,其余再根据病情的变化继续补充。
用11.2%乳酸钠3ml/kg或5%碳酸氢钠液5ml/kg可提高CO2结合力5mmol/L。
(3)钾的补充:钾能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钾的浓度直接影响细胞酶的正常活动和能量代谢。正常血钾为3.4~4.7mmol/L,每公斤体重日需钾量为150mg(即15% KCl液1ml)。
1)低钾血症:多发生于长期禁食、胃肠减压或肠梗阻时,钾的摄入量减少或有大量丢失,造成血钾<3.5mmol/L。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肠蠕动减弱、心音低钝、心跳加速。心电图检查:出现U波、S-T段下降,T段延长。补钾可按下列公式:
需补钾量(mmol)=[钾正常值(mmol/L) -测定值(mmol/L)] ×0.6×体重(kg)
首次补钾先给半量,补钾一般用0.15%~0.3%KCl作静脉点滴,禁忌注射。
2)高钾血症:多发生在酸中毒、缺氧、严重感染或大面积组织创伤时,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到细胞外液时。急诊处理用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及胰岛素。
若想知道更多知识讲解,详见2017年张博士医考外科主治红宝书小儿外科学下卷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