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资格 > 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 临床化学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生化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生化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16-12-20 19:40:39
北京张博士医考初级检验技师辅导资料—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生化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概述: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为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 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随红细胞消亡而消失(红细胞的生命期120天左右),且因为该实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 波动的影响,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糖化血红蛋白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为糖化血 红蛋白正常值小于6.5%.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 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 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对血糖的调整。糖化血红蛋白在7%~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8%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

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单独 IFG患者其平均值为6.2%,单独IGT患者为5.9%,既有IGT又有IFG的患者为6.2%,新筛查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8%.5、区别应 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 红蛋白<8%,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故HBA1c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

糖化血红蛋白指导判断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除了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外,还对下列病情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①对昏迷病人的鉴别:在脑血管急症时,由于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若糖化血红蛋白增高预示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

②糖化血红蛋白很高的患者要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③对妊娠糖尿病仅测定血糖是不够的,一定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并使其保持在8%以下。如此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和畸形胎儿的发生。

④指导治疗:如已测定了某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可推算出平均血糖的水平,再用推算值与同一标本 的空腹血糖值对比,可预测出近期血糖控制的好坏。如若空腹血糖高于7.1mmol/L许多,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表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需调整治疗方 案。反之,若空腹血糖低于7.1mmol/L,甚至正常,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但则表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对症,本着“效不更方”的原则,治疗方案 不变。因此,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已正式批准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作为糖尿病 的一项诊断标准,其诊断界值≥6.5%.因此,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无论对于我们确诊糖尿病、监测血糖总体控制指标、预防慢性并发症、指导血糖的调 整、发现治疗中的问题并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使用虾青素之类强抗氧化剂患者适应症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尤其是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而糖化血 红蛋白大于6.5%的患者应尽快使用抗氧化剂,如虾青素硫辛酸之类。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