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资格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基础知识 > 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17-01-15 14:16:14
北京张博士医考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资料—分娩镇痛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对产妇及胎儿产生相应影响,因此良好的分娩镇痛非常有意义。分娩镇痛的必备条件有:①对产妇及胎儿不良作用小;②药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于给药;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④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过程。分娩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盆底组织受压、阴道扩张、会阴拉长,其主要感觉神经传导至胸11~骶4脊神经后,经脊髓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因此若予以镇痛,须将神经阻滞范围控制在胸11~骶4之间。多数镇痛药均有直接抑制胎儿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的作用,也能使产妇缺氧、发生低血压和高碳酸血症而影响胎儿。

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药物有:强镇痛药哌替啶(pethidine),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全麻药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氟烷(halothane)、恩氟烷(enflurane)等均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若麻醉深、使用时间长,均会抑制胎儿及产妇呼吸及循环。哌替啶属麻醉性镇静药,能提高痛阈,抑制痛觉,但镇痛常不完全,且对胎儿有呼吸抑制作用。阻滞麻醉用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镇痛确切,并能保持产妇清醒,不易对胎儿产生呼吸抑制作用,以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最好。吸入镇痛是指吸入亚麻醉剂量药物,如氧化亚氮经流量挥发器给予,其浓度为40%~50%,但需与恩氟烷合用,应用时需防止产妇缺氧或过度通气,优点是起效快,苏醒快。

分娩镇痛时机:一般宫口开大3~5cm开始用药,过早可能抑制必要的痛反射而影响产程,太迟常不能达到满意镇痛效果。给药途径有吸入、全身给药或局部用药等。以局部镇痛为首选,方法较多,其中硬膜外镇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不仅镇痛效果理想,万一自然分娩失败,还可继续用于剖宫产麻醉,对胎盘功能不全的胎儿也有益处,但其起效相对较慢,且可能出现对宫缩的感觉消失、低血压、尿潴留、寒战(局麻药的中枢毒性反应)、腹肌收缩无力等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副作用均是在药物选择和剂量不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

分娩镇痛研究进展,包括:①连续硬膜外镇痛:指经硬膜外途径连续输入稀释局麻药和脂溶性阿片类镇痛药。其优点为镇痛平面恒定,能减少对运动的阻滞,增加镇痛效果,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以及局麻药的血药浓度和全身浓度,减少感染和导管移位引起高平面阻滞,母婴耐受良好;缺点在于产程中镇痛需求发生变化时,难以及时调整给药量。常用药物为布比卡因、芬太尼(fentanyl)及哌替啶。②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易于掌握用药剂量、便于自行给药为其优点,能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轻相应副反应。③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优点是镇痛起效快,用药剂量少,运动阻滞较轻。适用于提供持续性运动及满意的第一产程镇痛。第二产程宫缩强烈时,往往需要联合应用局麻药和镇痛药。④微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镇痛:用28G导管将舒芬太尼和布比卡因按比例注入蛛网膜下腔镇痛。⑤“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能减轻硬膜外镇痛的运动阻滞程度,产妇在产程早期能下床活动,有助于减少长时间神经阻滞及器械引产机会。上述镇痛方法均适用于第一、二产程。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