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护士出国 > 专访80后护士:拿什么留住你,我的“天使”
专访80后护士:拿什么留住你,我的“天使”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徐建 2013-06-06 13:39:45

临床护理行业的巨大缺口究竟因何所致?解决之道又在何处?东方网记者近日先后采访了多名“80后”护士,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观察中寻求答案。

男护士吴元浩:因为爱情,因为责任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男护士,1984年出生的吴元浩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工作了七个年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公卫中心被指定为定点医院,吴元浩也随即被调派至专门收治H7N9确诊病例的应急病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患者和同事有口皆碑的“男天使”,刚进大学时就读的竟是应用电子专业。一个标准的“工科男”怎么就成了男护士?吴元浩笑笑,说:“因为爱情。”

是的,因为爱情。仅仅是出于“想要和女朋友在一个班上课”这样单纯得近乎可笑的理由,吴元浩一进大学就申请更改专业。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下,转入了他当时的女友,同时也是他现在的妻子所就读的高级护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吴元浩与妻子双双来到上海,并顺利地进入了医疗卫生系统。

男护士作为医院里的“壮劳力”,日常工作的辛劳自不必多说;在公卫中心这样一家特殊的医院里,整天与传染病患者打交道,吴元浩无疑承受着比普通护士更大的个人风险。七年来,虽然苦虽然累,也耳闻目睹了不少同学和同事跳槽或转行,但吴元浩却从未曾想过放弃。

对于选择离开的人,吴元浩表示理解,当年一心想当护士的妻子如今也转而走上了医院行政岗位。“钱少事多的工作谁都不想干。”吴元浩如是说,薪资待遇和工作强度不成正比,在他看来是医院留不住护士的主因。

理解归理解,吴元浩说自己选定的路还是会继续走下去。而一路支撑着他的,是身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很珍惜我的这份工作。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于护士这一行到底有没有感情。我能确定的是,病人来医院,就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我们。所以只要穿上这身制服,我就担起了一份责任。”

年轻妈妈莉莉:我是护士,不是丫鬟

1986年出生的莉莉去年当上了妈妈,东方网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在家中休产假。虽然产后“延长假”期间领不到一分钱工资,但因为家里没人能够照顾孩子,莉莉还是决定到年末再回去工作。

莉莉本科毕业后,被本市某家三甲综合性医院聘用,参加工作至今四年。说到工作,莉莉直言自己已经几乎丧失了热情:“四年在大学学的就是这一行,除了那些在学校里就打定主意不当护士的,当初对这一行谁不是斗志昂扬、一腔热血?但是真的一进医院,迎头就是一盆冷水浇上来。”

这一盆冷水叫做歧视。莉莉说,高强度工作甚至超负荷工作,她都有心理准备,也能够忍受。真正让她失落和沮丧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冷眼相待:“人人都觉得护士是个没啥技术含量的活。病人也好,家属也好,甚至有的医生也好,打量你的眼神就充满不屑,潜台词就是:切,不过是个护士。我也是受了四年的正规医学教育才出来工作的,凭什么就搞得我们低人一等似的?”

莉莉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同事曾遇到过病人对治疗方案或是治疗结果不满意,把护士当做出气筒的事情:“医生不敢骂,因为病人知道自己以后的治疗还要由医生负责。但是气总要出,于是就对着护士撒。”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护士的本职工作固然是照顾病人,但面对来自病人和家属的刁难、训斥、辱骂甚至拳脚相向,莉莉认为护士在很多时候根本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我们是护理人员,我们负责你的日常治疗。我们为你打针、喂你吃药、帮你量血压,这些在你看来或许真的很低端,但是我们是护士,不是你家的丫鬟。”

所幸,自己的付出还是有人能够看在眼里的。这给了莉莉信心和坚持的动力,让她不至于选择放弃。莉莉说,自己最欣慰的,就是看到病人送来的锦旗上有能有自己的名字,即使自己的名字排在所有医生的名字后面。

时髦女孩小朱:压力之下,何去何从

脱去单调的护士服,1989年出生的小朱打扮得十分时髦。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一样,小朱喜欢K歌,喜欢追剧,喜欢逛街,更期待着轰轰烈烈的爱情。然而护士工作带给她的压力,让她几乎无暇享受大好的青春时光。

大学生就业形势连年吃紧,护理专业毕业后至少不至落得个“毕业即失业”的下场。抱着这样的功利心态,小朱报考了护理专业。而毕业后,小朱也如愿在一家三甲医院中找到了工作。然而工作至今不过两年,小朱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压力太大,真的快崩溃了。想换工作的念头几乎每天都会冒出来。”

小朱的同事们不少真的踏出了这一步:“她们都走得很坚决。有回老家帮父母做生意的,有去公司做文员的,反正都彻底离开医疗卫生行业了。”仅去年一年,小朱所属的科室就先后有3名护士离职。而该科室的护士总数,算上护士长也不过13人。

工作压力太大,是所有离职同事众口一词的理由。“你能想象一个病区里十几张病床都在喊护士、护士,是怎样的情景吗?每到这种时候,我就希望我能长出三头六臂。”工作强度大导致有人离职,有人离职造成人手紧缺,人手紧缺让工作强度变得更大。选择离开的人潇洒地走了,把选择坚持的人留在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压力还来自于经济方面。小朱所属的科室在医院内相对弱势,由于效益较差,奖金收入十分有限。小朱向记者透露,自己某月的奖金仅为1000余元,加上同样1000出头的基本工资,当月的实际收入仅有2000多元:“我是上海人,爹妈多少还能照顾点。外地的同事孤身一人生活在这里,一个月2000多,怎么活?”虽然2000多元是较为极端的情况,但据小朱介绍,即使是效益最好的月份,奖金的数额也不过3000多元。更令她气不过的是,该院护士与临床医生以及医院行政人员的收入相差数倍之多。

这个月,小朱被调至了特需病房。这里人手紧缺的情况更为严重:3个护士,管一整个病区。虽然每周都能保证两天的休息,但是在五个工作日中,至少有一个是需要连上24小时的“通班”。疲惫的同时,想要跳槽的念头也空前的强烈。

更多的时候,小朱会陷入迷茫:“跳槽能跳去哪儿?转行又能转去做什么?除了护理专业的这些,我什么都不会。哪个行业,哪家企业会需要一个半路出家的新手?”

记者手记:受伤了的“天使心”

除了吴元浩,依据受访者的意愿,我隐去了另两位受访者的姓名和所属单位。因为两位受访者都表示,自己说的都不够“正面”,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吐槽太多。

姓名可以隐去,问题不能回避。我们习惯性地用符号化的语言赞美护士,我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但又向他们投去过多少真正的关怀或是关注?薪酬和社会地位不尽如人意,超负荷工作,职业生涯不明朗,所有这些伤到了“天使”们的心,也撕开了国内护士行业的巨大缺口。

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没有护士的配合,再高明的医者也无法独自完成一台手术。同样的,没有护士们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也难以撑起广大群众健康生活的保护伞。百万护士的缺口填不上,最终影响的是百姓的健康。

在呼唤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体制和机制上找问题。在百姓诟病医院普遍“向钱看”的今天,医院何时能够摆脱经营之累、回归公益性,“天使”们的问题或许也能随之迎刃而解。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