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谁把监管逼成“稻草人”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环保部负责人日前表示,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50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个城市为严重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将近一周时间,环保部督察组启动了12个地方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结果却令人忧虑,大量工业企业违规排放、本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仍然在堂而皇之地进行生产……多地排污监测设备形同虚设,数据失真情况严重。(2月26日《经济参考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排污监测设备是监控环境污染的有效工具,污染源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主要用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来源、排放浓度、污染物种类等,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解决污染纠纷的主要依据。监测设备成了聋子的耳朵,企业在耍猫腻,环境保护监管的好猫成了病猫,监管成了稻草人。环境监控数据失真,岂不是比没有监控更可怕。
人们总是在说“环境保护部门失职”, 猫不逮老鼠,其实很多时候也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权力逼上梁山的无奈。笔者曾在媒体从事环保报道,他们曾经多次向我大叹苦经:“我们都被领导‘协调’成小绵羊了!局长一年都换了几任了!”不是笔者为环境保护部门说话,现实的情况下换了谁都不敢、不愿同自己的饭碗开玩笑。真正把环境保护把监管逼成“稻草人”的是放肆的权利。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那么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不遏制权力的滥用,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么只有一种结果:形成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健康报:打住!别为伤医找借口